当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早在2016年,国家就号召我们要开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家庭是基础,家教是核心,家风是方向。而家教就是家庭教育,而不是有些人理解的课程辅导的家庭老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既是一个人人生起点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有义务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在家庭九大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核心,是家庭其他关系产生的基础。而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践行人。因此如何合格父母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睦,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文明的发展。那么,家长们在孩子一出生就成为了爸爸、妈妈,可是真正准备好做合格的父母了吗?

实际上,现在许多父母都是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或即将出生之前才开始学习如何做父母,如何带孩子,如何教好孩子,于是毫无头绪地向自己的父母等长辈、书籍和网络去收集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学习的盲目、不系统、不科学,在具体实践中状况百出。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上,我们时常在新闻中看到或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家庭悲剧。

近代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认为:养鸡、养蜂、养牛、养猪, 都需要有专门的技能, 而我们做父母更应该有专门的知识、专门的技能。是的,我们做父母的确实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就像开车需要驾驶证、做老师需要教师证一样需要一本“家庭教育能力证书”。

现在年轻的父母主要是80后和90后。这些家长有的可能会问:“我们的父母学过家庭教育,甚至读书识字都不多,不是一样把我们培养成人了吗?”是的,的确如此。

为什么现在父母必须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呢?因为时代变了

第一、家庭奋斗的目标的变化。

近代一直到我们父母这一辈,人们都在为温饱而努力。解决温饱问题是一家人最主要的事情,而孩子在与父母一起努力解决温饱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学到不少言传身教的传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而现在我们不会以解决温饱为生活的奋斗目标。

第二、生活环境的变化。

以前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农村,即使是城市也没有那么拥挤、发达。现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空间实际上变小了,特别是自由的活动空间。社会从热闹的熟悉人环境变为相对冷清的陌生人环境。现在邻里之间相互不认识的现象非常普遍。

第三、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化。

以前信息传播靠电视、广播、口口相传的道听途说,现在手机一点,什么信息都能即时获得。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悲剧,以前扩散的范围很有限,而现在全国任何一地方的悲剧只要被发到网络或手机平台,很快就传遍全国。

同时孩子获得的信息更多更快,源头也广。父母在孩子眼中已不再是绝对权威。孩子学习能力普遍比父母小时候要强。而孩子像张白纸,如果不良信息或习惯被习得,对孩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第四、未来孩子的发展压力更大。

社会越来越发达,单纯靠体力赚钱的行业越来越少。而且智能化、机械自动化将取代许多传统行业及岗位。这意味着未来的年轻人需要更具备竞争力。而这势必会产生更多更多样的压力。如何面对、化解压力,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健全的人格。

第五、悲剧频繁曝出,屡见不鲜。

很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的的悲剧,诸如自杀、校园暴力、家庭暴力等,背后都隐藏着科学的家庭教育的缺失。而绝大部分家长不到孩子出状况是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或管教方式有多大的问题。

所以家庭教育成为每个父母的“必读科目”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从中央的高度号召、倡导全民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到地方立法——重庆、贵州、山西、江西、江苏、浙江陆续出台了各省市的《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再到学校、社会组织等普遍开展家庭教育推广,最后到已经主动寻求家庭教育方面知识技能,都说明了专业的、可落地实操的家庭教育是巨大的现实需求。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是专业的呢?我想至少能这几个体现:一、依据科学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二、能实实在在帮助到困惑的家长;三、不是大道理一堆,却无法落地实操的鸡汤式家庭教育;四、能真正改善父母们的自我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让父母育儿更轻松、孩子成长更快乐、家庭生活更美好。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父母的心愿。为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了家庭的和睦幸福,为了社会的和谐美好,每个父母都应该像司机要有驾驶证才能开车上路、老师要有教师证才能走上教师岗位一样需要一本“家庭教育能力证书”。当然,这个“证”不是一个本子,而是科学的、专业的家庭教育能力。当然也不需要每个父母都成为家庭教育专家或指导师,但能具备小问题自己解决、大问题能知道如何寻求解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9日 下午4:14
下一篇 2022年4月29日 下午4: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