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打骂越磨蹭(孩子经常挨骂)

说到小学的孩子写作业,很多妈妈们就是各种吐槽。

有妈妈说,写作业能二个小时给你写10个字,而且还都歪歪扭扭。

也有妈妈说,玩起来多认真,写起作业来就像换了一个人,慢到你怀疑人生。

更有爸爸说,每次辅导作业,从轻声细语来开始,到咆哮大吼而结束,一切都是失控的状态。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切身的体会就是,写作业是催生“后爸后妈”的催化剂,虽然打骂过后很后悔,但不妨碍下次继续打骂,中间伴随的,是我们的愧疚与后悔,还有孩子的惊吓和哭泣。

从痛苦指数上来说,写作业可以列为日常生活中最痛苦的事情,没有之一。

对孩子和父母,都是如此。

在这其中,一年级就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如果我们没有培养好孩子的习惯,写作业就成为我们越来越难受的一件事情。

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有这样的特点:

1、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些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还好,一些公立园和提倡快乐教育的孩子,他们没有足够的认知和一定的储备,比如简单的加减法、拼音和字母,一入小学发现跟不上,会很焦虑。

2、一年级的逆反期,7岁前后的孩子,会有一个第二次的逆反期,这时候的孩子情绪往往波动大,不听话,增加我们与孩子的冲突机率。

3、妈妈们普遍焦虑,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校和新的要求,孩子能坐得住吗?会不会不适应?能不能听得进课?都让妈妈们焦虑

那么,面对孩子写作业,我们应该怎么做?是否要陪伴?为什么孩子越催反而越慢?这些问题我们接下来详细说说。

一、一定要陪伴孩子写作业

和很多人的看法相反,一年级的孩子,是一定要父母陪伴着来学习的。

他们对学习没有习惯,没有节奏,还分不清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规则意识不强的孩子,更是如此,家有小男孩,也往往更不省心。

当孩子不习惯小学的节奏,不理解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作业,不懂得写作业时是不能玩耍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帮助孩子建立起这样的概念。

当孩子上课要学会听讲,要面临学习的压力,还要考试时,他会害怕、担心、烦躁、紧张,这时候,父母的作用更加重要。

也就是说,父母的陪伴,一是让孩子明白,学习和写作业的做法是怎么样的,父母的陪伴,起到提醒、纠正和帮助的作用。

二呢,就是一种给孩子定心丸的作用,睿智的父母懂得引导孩子的情绪,安抚好孩子,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状态去面对学习。

也许以后我们会逐步放手,但绝对不是现在,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直接撒手不管,美其名曰培养独立性,这样的做法孩子没有独立性可言,他最后只会是乱写一通,没有约束,一切凭感觉来,学习的表现是忽高忽低的。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学习习惯初次养成时,可以逐步地减少陪伴,把学习的时间留给孩子,这个过程是渐进式的,切记不要一放了之。

?有些孩子习惯养成快,我们二年级就能开始放手,有的孩子要到三年级,但如果发现一直陪伴离不开我们,就要注意,是否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给予的引导和方法上出了问题。

二、对孩子学习的讲解,是一个细致功夫

一年级的孩子,还处于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数字不够敏感,所以计算1+1=2,我们是直接告诉孩子是什么吗?

孩子对很多概念的理解,就像床和家具的关系。

我们问孩子,哪个是床?孩子一定会很快告诉你正确答案。但如果我们问他,什么是家具?家具的概念,孩子不一定懂,所以需要解释家具包括了什么。

孩子的学习,父母切忌不断地打断:

嫌字丑,写完擦掉重写。嫌计算差,再来50道,嫌孩子精神不够集中,于是盯得紧紧的,孩子稍微有点走神立刻喝斥批评。

所以,陪伴孩子,我们需要练会这样的“神功”:

1、打比喻举例子,比如1+1=2,需要我们解释,1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一起出去玩,一共有几个孩子?要学会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纯数字的概念。

2、夸对淡错法,什么意思?孩子一定会做错什么问题,这时候你要怎么做?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还不会写?我昨天不是教过你吗,怎么还做错?

你要这样,一旦激起自己的情绪,孩子一害怕,后面就会成浆糊,那是越教越不会,急得我们血压飚升,吓得孩子要哭。

所以,看到孩子做错,先别直接批评,告诉孩子,做得不错,妈妈看你这次写得很认真,很多题都做对了。就是这一题需要改,妈妈跟你说,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要先辅垫,告诉孩子你做得还是不错的,很好,这是夸,接下来是有要提升的地方,这是错的,这个不用强化,比如,怎么这么笨,老是不会。这些话都会带来情绪,平和的

3、给予适当奖励。

奖励是种动力,可以让孩子有目标,为什么很多妈妈又说没用呢?

这是因为:我们奖励给的时间段太长,一周的激励有效,但一个月的奖励往往就没太大刺激作用了。

其次,父母要说到做到,我们跟孩子说,提前完成作业,多出来的时间你自由安排。结果孩子做到了,你一看时间还早,于是跟孩子说,咱们再做点课外练习吧!这种话,就让孩子不再信任我们。

奖励可以是积分,可以是适当的钱,也可以是其它孩子想要的,但一定要可见、及时兑现。

三、变快快快为你能行

对待孩子,我们往往最不满意的,就是行动上不够快,特别是写作业。

所以我们家长常见的口头禅,就是快快快。

吃饭快洗澡快写作业快,总之就是快。在这样的催促之下,孩子就跟火烧屁股一样,跌跌撞撞地往前冲。

这样的话说得多了,会深入到孩子的潜意识之中,他会在上课时,莫名表现得很没耐性,在写作业时,总是急躁地赶紧完成作业,在考试时,也会急着完成问题,却没有空去看看题目的要求,没有心思去仔细的检查。

说到底,我们说的话,已经对孩子起到了催眠的效果,已经把这种“凡事快快快”给刻入了孩子的潜意识,让孩子莫名奇妙的产生了条件反射。

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催促会产生分裂性的效果:

一方面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很浮躁,静不下来坐不下去,写作业粗心大意看题不审题。

另一方面,在父母的催促下,孩子表现出一种抵抗的行为,越催越慢,再催熄火,你的话对他好像是空气一般,毫无影响。

这就成了一种错位:该在写作业时的快体现不出来,该在上课时安静,学习认真又没有。

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淡化这种总是催促的言行,在学习中,碰到一些难题和问题时,要跟孩子说,这题比较难,妈妈希望你慢慢来,仔细做,认真读,不着急。

这样的话说一次两次没味道,十次八次也没感觉,但一定要常说,咱们以前对孩子催促多少,现在提醒孩子要认真要仔细时,就要说多少次“慢一点”的话。

以上,我们有收获和启发吗?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上午4:09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上午4: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