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根本不听话,怎么回事呢_该怎么办(孩子根本不听话怎么办)

 

“吃饭了……”

孩子没回应,于是妈妈又喊一遍:“儿子!要吃饭了,不然饭凉了!”

妈妈还是没有得到回应,于是走去儿子身边,终于忍不住情绪爆发了出来:“臭小子!你要我喊你多少遍?啊?你聋了听不见?!快点儿给我过来吃饭!别让我再喊你第四遍!”

妈妈的吼叫彻底惊住了孩子,孩子吃饭都不高兴了……

吓人的声调和威胁的信息足以让孩子感受到气氛的变化,因为他们感受到妈妈已经失去了冷静和自我控制能力,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他们更害怕的事情,于是他们选择屈服。

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话,还特别气人,每次都需要用吼叫大喊的方式命令孩子,孩子才会有所反应,感觉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冤家,不断挑战爸爸妈妈的底线。

之前我有写过一篇文章→孩子总要打一顿才老实?越挑战父母底线的孩子,越不明白底线在哪

主要是说有那么一些孩子总要打一顿才老实,这样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妈妈的底线在哪里。也有告诉家长们应该如何明确自己的底线。

当然,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孩子跟你合作,而不是让孩子听你的话。

这两个说法有什么不一样呢?

合作这个词听上去更平等一些,是让家长和孩子站在平等的状态下,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你与孩子合作,孩子也与你合作。

而听话是用耳朵听别人说话以及服从话语内包含的要求。让孩子听家长的话,就是让孩子服从家长的要求,家长的权利是凌驾于孩子权利之上的。如果是强制性的,那就是不平等的情况,孩子就算服从,也不是从心底里愿意的。

这两种方式换在家长自己身上,你是愿意与人合作还是愿意别人命令你让你听话?

所以,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少说孩子“不听话”,多跟孩子谈谈合作。

经常念叨孩子,说孩子“不听话”会怎样?

你只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这里要提到的就是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一个心理学家列了一份假名单,跟老师谎称这些名单上的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结果8个月后,对所有学生进行测试,心理学家发现凡是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升,自信心强,求知欲也旺盛。

这是老师在受到心理暗示之后得来的结果。

那么当妈妈觉得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断暗示自己“孩子太不听话了”,那么孩子也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甚至会不满意他的所作所为。

所以,不要把“不听话”常常挂在嘴边,别强调让孩子听你的话,因为这是在强调你的权威。

如果想让孩子听话,不如说是让孩子配合你的要求,所以,跟孩子谈谈合作,合作是一种在平等状态下才能维系的关系,这会让你们更亲密无间,相处的更融洽。

如何跟孩子谈合作?

平等带来合作,碾压带来抗拒。

“与”孩子合作而不是“让”孩子合作。别看这一字之差,意思却是不一样的。

与孩子合作是平等的,让孩子合作就是你要求孩子必须和你合作,和让孩子听你的话就成了一个意思,这是强迫孩子碾压孩子。

所以追求这种平等的合作,爸爸妈妈应该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来看,和孩子做“战略合作伙伴”

?提前告知,为了播下合作的种子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合作,有些时候两个合作方会签合同,而这个合同里面写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双方进行约束,同时也是一份提前声明,在合作之前先看看对方的要求。

与孩子达成合作,也是如此,你需要提前告知,为接下来的合作带来约束。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你第二天要带孩子去朋友家,你怕孩子乱动别人家的东西,怕孩子在人家家里大喊大叫,你希望他乖一些,那你可以从前一天晚上就告知孩子第二天的注意事项。

你可以这样说:“宝贝,明天我们要去妈妈朋友的家里做客,作为客人我们应该有礼貌,我们应该先打招呼,而且未经允许不能乱动人家的东西,不应该跟家里的小主人吵架打架,如果发生冲突一定要找妈妈,妈妈需要你的配合。”

一般孩子听到“需要配合”这四个字的时候多数会信心满满地告诉你“没问题”,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被需要了。

当然,孩子有时候注意力特别容易被分散,所以,到朋友家楼下的时候你可以再提醒一句:“待会儿我们要上楼了,你还记得昨天妈妈说的话吗?妈妈需要你的配合,我们一起合作做个好客人怎么样?”

这样的提前告知,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他要如何配合你才能帮助你完成目标。

观察判断,为了了解合作对象的真实需求

观察判断是为了让你关注孩子的行为,看孩子什么情况下会不配合你,你才好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一个平等的合作关系,需要双方互相担待,了解对方所需并适时提供需求,才能让对方也满足你的需求。

我们的“提前告知”让孩子明白了我们的需求,但是爸爸妈妈还需要明白孩子的需求。

他在什么情况下会烦躁?什么情况下会哭闹?孩子的这些拒不配合的行为,往往都有原因,是不是孩子跟朋友的孩子实在玩不到一起,是不是你跟朋友聊得太投入,忽略了孩子需要你的关注?是不是你的孩子本身就腼腆害羞?

这些都需要你了解并理解,这样你才能提前为孩子会出现的行为作出及时的解决方案。

比如孩子害羞腼腆,无法快速融入到陌生环境中,这可能让他在去别人家的时候一直躲在你身边,表现的不大方、不得体,那你除了之前讲的提前告知,给孩子做准备的时间之外,你还要寻找帮孩子快速融入环境的方法。

比如说你告诉他:“不想跟别人说话是可以的,但是别人跟你说话你要注视对方并且有回应,这是礼貌,妈妈也在这样做,努力让我们一起变成有礼貌的人。”

还可以告诉他:“可以在妈妈身边待一会儿,但是跟别人社交是你需要学会的本领,这一点你可以看妈妈怎么做。”

这样你就可以给孩子提供应对自己害羞腼腆的方案。

用心聆听,是对合作对象的尊重

有尊重才能有平等。很多家长说自己会听孩子跟自己说话,并且会对孩子的话作出回应,但往往没有用心,而是走个形式。

比如孩子兴高采烈地拿来自己的画让你看,你正好在忙,于是敷衍的说:“画得不错。”但孩子都看在眼里,“妈妈,你都没仔细看!”他很快能识别出你的敷衍态度,因为他可能还想跟你讲讲他画的是什么,但你只想敷衍一下让他去玩别的,别打扰你忙别的事。

这样的态度行为举止孩子会模仿,当你听他说话的时候是蹲下来注视他,耐心聆听,那么你的孩子也会这样跟别人说话,可是如果你敷衍,他也会学你那样跟别人说话,这样的态度是你教孩子的,孩子不听你说话好像也就变得合理了。于是你对孩子也就越来越没耐心。

同情,为了达成合作的终极目标:让合作关系更持久

当你会同情的时候,那么孩子也能和你共情,主动与你合作。

同情就是你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想想自己小时候的时候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你的情绪是什么样的,这就是你的孩子正在经历的。

同情的力量是惊人的,这是说明一个人有聆听和理解另一个人之后产生的感情,所以当有人关爱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安慰,那么你这样去同情孩子,孩子也会有这种感受。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愿意和你共情,主动配合你、与你合作。

所以,总强调让孩子听你的话,不如与孩子合作,让孩子主动配合,这样的方式正是情感引导。也会让你和孩子相处的更融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5日 上午10:26
下一篇 2022年5月15日 上午10: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