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爱与自由 是给儿子(给予孩子爱和自由)

不舍爱与自由 是给儿子(给予孩子爱和自由)

刚刚戒了吼叫的爸爸妈妈常常把“温柔而坚定”当“救命稻草”。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它看起来的确比吼叫“高级”了许多,但新鲜劲一过,“救命稻草”居然不管用了。

孩子变成了软硬不吃,是来折磨“老母亲”的吗?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不舍爱与自由 是给儿子(给予孩子爱和自由)

1.讲道理不听,揍一顿没效,娃软硬不吃

很多父母带着焦虑急求一种所谓的“标准程序”,让孩子变得“听话”。

想象中的“标准程序”是什么样的:看着孩子的眼睛+语气温柔+询问孩子的看法+孩子变得听话……

实施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孩子不按套路出牌,你已经做到了“标准做法”,孩子却理都不理地扭头就走。

寻求“标准程序”的父母,遵循的依旧是“控制”的规则。

曾经看到知乎上一位网友的留言:

我妈妈是非常强势,控制欲非常强的妈妈。

我很清楚她从来没有想真正和我谈谈,所谓的谈谈,只是单方面的无休无止喋喋不休的教育,而已。

她经常说我软硬不吃、冥顽不灵。

我不说话,是因为我只要开口,说的话立即被贴上“天真”“异想天开”“傻到家了”“不切实际”等一大堆标签。

哄我开口的目的是让她的说教找到更精准的切入点,从而发泄她的情绪,把我变成她希望的样子,压根不是想要了解我在想什么。

我在她眼里的样子,是又弱小又愚蠢,不需要被了解,只需要被教育。

所以我一开口,两句之后就会被“可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知不知道”“你还不明白”这一类的话打断,然后永无休止地重复她那一套大道理。

积威日盛之下,她变成了情绪上来以后,一定要说教到她“满意”为止,激动的时候甚至骂我。

过瘾了开始后悔,觉得应该和我好好谈谈,又和颜悦色地把我叫过去要谈谈。

她似乎觉得可以“掌控”我的情绪,无论是“软”的一套还是“硬”的一套,我都得心平气和。

时间一长,我变得“软硬不吃”,拒绝和她沟通。

父母教育孩子一会“软”,一会又“硬”,孩子当然也不知道该吃那一套,给孩子造成一种严重的混乱感。

破解这个剧情的核心是:看到“我可以掌控他人的情绪”是个幻想。

2.为什么“温柔而坚定”不管用呢?

父母嘴上说着界限清晰的话,心里却依旧上演着彼此操控的戏:

我都说了这么多了,既没打你,又没骂你,你怎么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场戏里,父母认为自己付出够多了,够“体谅”孩子了,孩子就应该按照自己“想象”的一样变懂事。

实际上,很多妈妈一直活在没有界限感的幻想中我只要做得足够好,足够温柔,足够陪伴,孩子就会理解我,不哭不闹的听话。

在孩子软硬不吃之时,父母就更需要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哪些是他能掌控的,哪些是不能掌控的:

“那双鞋真的很好看,我儿子真有眼光,不过对不起,妈妈的钱没有那么多,不能给你买,你长大后自己有能力了可以自己买。”

“你想暂时不上学,在家休息是可以的,但学校设定的休学都是有期限的,你要知道真实的后果是哪些。”

“我也不再催你睡觉,你自己设定闹钟起床,时间安排你自己决定”

……

家长给自己树立界限意识的同时,也和孩子约定规则,让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育儿不是话术,是一场持久的修行。

要明白,没有任何两个成年人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3.怎么把握给孩子的“自由度”

如果确定要给出一个放手的原则,心理学家尹建莉的建议是,

在每一件具体事情前,不要控制,要引导;

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

不要怀疑,要相信;

不要插手,要接纳。

有家长提问:孩子需要的爱和自由,我都尽力给了。

比如他晚上打游戏不肯睡觉,10点不睡,我不说话;11点不睡,我还能忍;到了12点他还在房间里边喊边玩,难道我还要继续给他自由吗?

从耐心到无法忍受,你觉得孩子在挑战你的底线,这都是“敌意”的投射。

你的头脑会说这是为了孩子健康着想,而真相是你觉得孩子沉迷游戏不肯睡觉的行为是在攻击你,你为此焦虑心慌,其实是你在对孩子表达敌意。

如果妈妈非常有边界感,知道孩子沉迷游戏,是利用玩游戏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释放自己压抑的愤怒。

妈妈并没有因这件事升起敌意,不再干涉孩子,就可以让孩子通过自我整合,释放出压抑的攻击性。

写在最后: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它有内在的生命力和能量。

父母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和养分,让生命成长为他原本的样子。

假如孩子是一颗麦粒,它迟早会长出麦穗;假如孩子是一株狗尾草,它再努力也成为不了玫瑰花。

然而做一株狗尾草又何妨?狗尾草也自有它的美好与自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4日 上午3:48
下一篇 2023年1月14日 上午4:42

相关推荐

  • 孩子特别喜欢说脏话怎么引导

    有不少家长给我们留言,吐槽自家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学会说脏话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家别着急,这就给您出招,赶紧来看一看吧~ 1.采取不回应态度 事实上,无论孩子是说脏话,还是放狠…

    2022年5月13日
  • 一年级看图写话不乱扔垃圾看图写话

    很多家长吐槽称自家孩子一到看图写话就开始磨磨蹭蹭,找各种理由不想写作业。为什么很多孩子都怕看图写话呢?似乎觉得没话可说,没话可写。平时感觉孩子挺能说,可是到了要动手写的时候就犯难了…

    2022年5月14日
  • 如何改变孩子撒谎的毛病(如何帮助孩子改掉撒谎的毛病)

    如何改变孩子撒谎的毛病(如何帮助孩子改掉撒谎的毛病) 导语:人生三大喜事之一就是金榜题名,很多家长教育孩子都是想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所以清华北大就成为很多家长给孩子的目标,但是这样高…

    生活习惯 2022年8月22日
  • 五年级下册三单元的作文研究报告怎么写

    五年级下册三单元的作文研究报告怎么写(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研究报告作文)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关键的一年,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年。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

    生活习惯 2022年12月5日
  • 青春期孩子撒谎心理(青春期孩子爱撒谎)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后善良又正直,但一项研究却发现,几乎所有孩子都曾撒过谎。那么,当遇到孩子撒谎,父母又该怎么巧妙处理呢?外滩教育特约作者、上海市进才中学东校校长郑钢,从儿童心…

    生活习惯 2022年5月2日
  • 孩子磨蹭拖拉怎么办

    孩子总是拖延、拖沓,这样的事情应该在很多家庭里都有吧,不光是早晨起床,就连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他们都总是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小动作都特别多,总是把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业拖到三四个小…

    2022年5月17日
  • 男子进山捡垃圾5年

    男子进山捡垃圾5年(捡拾垃圾新闻) 从2015年开始,每次进山的高伟多了一个新的任务:将被扔在山里的瓶子捡起来带出山沟。48岁的高伟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他在进山捡垃圾时,往往是挑…

    生活习惯 2022年12月1日
  • 如何改善孩子拖延

      上课慢慢悠悠不着急,写作业能等就等,办起事来拖拖拉拉,一些孩子的“拖延症”让家长们十分头疼,似乎不论怎么教育孩子都成效不大。家长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从根本上治好孩子的…

    生活习惯 2022年11月22日
  • 总说脏话的孩子,背后的心思你不懂吗(孩子老说脏话)

    总说脏话的孩子,背后的心思你不懂吗(孩子老说脏话)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

    生活习惯 2022年8月18日
  • 孩子向别人乱吐口水怎么办

    吐口水几乎是每个宝宝都会有的一个经历。妈妈不要太过苦恼,不要觉得孩子是有道德问题。 孩子爱吐口水、爱骂人也是想引起别人对他的重视,这个时候父母会指责,会容易上升到人格的层次,认为这…

    2022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