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读书感受

断舍离读书感受(断舍离 读书心得)

“断舍离”最早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简单说,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从而追寻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断舍离”如今不仅有渐成流行语的趋势,而且作为一种现代生活理念开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初高中学习是孩子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也是孩子学习当中最关键的六年,因为它涉及到了中考与高考,左养中学教育赖颂强再讲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考试心里调节的直播课里,系统的讲解到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效率,提升考试时候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断舍离”代表着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是否应当崇尚暂且不论,至少,关于读书,它有着借鉴意义。

读书,面临着“舍”与“得”的问题,舍弃多少,往往也就意味着得到多少。舍弃了推杯换盏的忙碌,才能得到读书的充盈;舍弃了对虚名浮利的追逐,才能得到读书的宁静;舍弃了向泛滥资讯的举手投降,才能得到读书的深刻。读书的“舍”与“得”,也可谓“减”与“加”,唯有“断舍离”了种种主、客观条件上的枝枝蔓蔓、牵牵绊绊,读书方可获加分增效。

曾有人因此回顾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阅读图景。当时阅读的物质条件很差,读书的风气却很浓,无钱买书,学校就把《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撕下来每天贴几张到布告栏上,同学们类似看连续剧般,每天簇拥在布告栏前读小说,一两个月才把一部书读完。那时青年人对于读书的热情,以及读书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当下的年轻人恐怕很难想象。事实上,那个年代的客观环境已经别无选择地帮助人们实现了“断舍离”,书籍的阳光从而得以穿越物质条件的困窘,照亮读书人的内心。当然,那时候的“断舍离”只有一种狭窄的意义。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人们面临的物质诱惑越来越大,可供选择的生活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想要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内心的沉静也越来越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形势下,“读”还是“不读”需要抉择;即便选择了亲近读书,也还不得不面临着“舍”与“得”、“减”与“加”的问题,能否适时予以“断舍离”,便显得尤为重要。

据统计,我国的国民阅读率有所提升,社会整体的阅读质量却未见同步跟进。最近一项针对作家、白领、媒体从业者、大中学生、农民工打工者等群体的阅读调查显示,除了作家尚能保持读书的定力之外,其他被调查人群的读书状况皆不容乐观,特别是“十分喜欢阅读”的学生比例在逐年下降。读书,对于社会公众尤其对广大青少年,的确需要追求精神层面的阅读“断舍离”。

读书如何“断舍离”?我想,主要在物质上应该断绝过分的物化阅读,也就是功利阅读,在内容上应该舍弃过多的时尚化倾向,在时间上应该脱离过度的娱乐化状态。数字化时代的阅读更加便捷,当太多人一味追求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的高端先进,沉浸于物质化的快感之中时,我们不妨在阅读内容上选择一两本好书为伴,哪怕只是抬头看看天、看看云,与周围人聊聊读书体会,也是好的;当太多人沉迷于八卦新闻、无厘头消息,津津乐道于种种所谓的时尚话题时,我们不妨向经典稍稍靠拢,把有限的生命花费在阅读经典上;当太多人八面玲珑为名忙为利忙,总在感叹身心疲累无暇享受时,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变一变观念、改一改习惯,匀出一些时间专注于读书,在读书中领略一番别样天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断舍离”。在消费主义时代,“断舍离”或许对于追求物质生活的人来说有其无奈,然而对于阅读目标的选择却蕴含着意趣,值得反思与尊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下午8:19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下午8: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