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的心理分析和方法

今天我看到悟空问答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在管教孩子时,面对孩子的磨蹭和不专心,比喊,吼叫,威胁,恐吓,更好的方式是什么?”,最初看到时我有点惊讶——竟然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但后来又释然了:这个问题反应出了家长在教育方法上的“无能”——其实不是不想用其他方法,而是不会用,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或者是在面对孩子具体问题的时候,很容易被孩子的行为激发自己的情绪,进而采用喊、吼叫、恐吓等方式教育孩子。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01 背道而驰的初心和效果

就像我们做一件事要有目标一样,教育孩子也需要有目标,宏观的目标,我们会说“希望孩子更好”——但这里面有几个问题。

第一,“好”的标准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好的标准是指人格健全。也就是孩子应该是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孩子。

第二,有没有更加具体的指标?

专注力、抗挫折能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第三,拿什么来检验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效?

从孩子的整体发展来看,家长提供的养育环境是否能让孩子的人格更为健全。孩子是变得更为自信乐观了,还是更为胆小怯懦了?孩子是更专注高效了,还是更拖拉磨蹭了?孩子是更坚忍不拔了,还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了?等等。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家庭教育来说,还要加上一个“时间”的维度。很多教育的手段,在当时当下似乎有效,比如孩子磨蹭,打骂一顿就麻溜的去完成作业了,但是长久的看,这样的教育方式却对孩子的人格发展起了反作用。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提问者问有没有比“喊,吼叫,威胁,恐吓”更好的方法,而在我看来,这些根本就不能算是方法——它们除了体现出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力不从心以外,什么都证明不了。这些方法的使用,对孩子的人格发展起到几乎全是副作用,自然也与家长的初心背道而驰。

孩子被这样管理,不但不会“越来越好”,反而一定会“越来越坏”。

02 从人格发展的角度谈吼叫教育的危害性

很多人不以为然:我问的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好,我自己也知道,还用得着你说?

错!知道为什么做不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的“知”不够透彻,理解的不够精准,对于与之匹配的“果”,了解的还远远不够。

著名心理学家科胡特曾经说“父母的人格,比父母做什么更为重要”。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父母的人格比较健全,那么即使在抚养过程中做几件错事,对孩子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父母自身人格发展不健全,那么即使对照最正确的育儿指南养育孩子,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所以,人格,比什么都重要。家长如此,孩子亦如此。

早在上个世纪初,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家长是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在孩子人格的塑形过程中,父母的抚养方式,家庭的养育环境对孩子的人格发展起到的作用最为深远。所以,长期使用打骂、吼叫的方式对待孩子,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① 严重损害专注力

家长说看到孩子拖延、不专心,忍不住会吼叫、打骂——其目的是想让孩子更加专注,但结果却是大大的损害了孩子的专注力。

一个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决定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原因是孩子是否有足够的专注力。当一个人的专注力长期被打扰,它的专注力水平就会显著下降。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以孩子写作业为例,如果ta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潜意识中担心有人惩罚ta,担心随时到来的疾风骤雨,那ta还能有100%的专注力投入到写作业这件事当中吗?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孩子像装了一根隐形天线,外面发生什么微小的动静他们都能发现,家长往往将这种行为斥责为“孩子不专心”,但是这种贴标签只说对了一半,它只是描述了现象,却没有看到现象背后的“孩子的专注力被严重损害”的结果。

为什么被损坏?恰恰是因为家长经常对孩子的专注力进行干扰。这其中,损坏最大的就是打骂、吼叫等极端措施。

每个人都有潜意识,在“伤害优先原则”之下,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会优先开启,用于防御危险。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孩子在潜意识里要分出很多精力防御“外界的危险”,所以ta的专注力一定会缺失,写作业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然后家长再继续打骂吼叫,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的人格特质。一旦形成人格,就不是写作业的问题,而是这个专注力的缺陷问题将伴随ta的一生,人格问题一般都会形成泛化,不仅是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且还会外延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很难有好的成绩,进而产生回避心理,畏难情绪,不愿面对真实世界等等。

请问,这是各位家长想要的结果吗?

② 为青春期的逆反埋下伏笔

现在很多初高中的孩子在青春期这个人生的发展阶段遇到障碍,家长们一筹莫展,到处寻医问药。但是很少有人想到,青春期的严重心理问题,其实正是在早年的抚养中埋下的种子,在青春期集中爆发而已。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当我们看到脸上长了青春痘的时候,实际上皮肤底下发炎已经很久了,所以我们从青春痘下面可以摸到皮肤底下有一个大大的“地盘”。

青春期的严重心理问题只是水面上的冰山,而冰山下面,是长期使用错误抚养方式,积压下来的问题。

提问者说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到了青春期,或者小学四五年级以后,家长再用这种方式,已经会遭到明显的抵抗了。而这种方式的破坏程度,在越小的孩子身上越明显。这也很容易理解:同样力度的一拳,打在一个成人身上和打在一个小孩身上,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使用打骂、吼叫等方式对孩子进行管理,其本质就是以大欺小。作为成年人,不会使用更有效得体的方式应对孩子,只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暂时“制服”孩子,而且,还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这样的抚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也很容易激发ta内心的恐惧和逆反。

顺便说一声,凡是使用这类方式养育孩子的人,回溯其自身的成长环境,大部分也是被这样的父母对待的。他们的内心中有很多未曾痊愈的创伤,所以当遇到和自己当年类似情境的时候,自己潜意识里的创伤感就被激活,促使他们使用了当年被这样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所谓家庭教育是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③ 胆小怯懦、配得感低

吼叫、打骂是一种很严厉的惩罚措施,惩罚和行为相联系,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的关系。这种条件反射会根植于孩子的脑中,进入潜意识,形成人格。当孩子认知到,只有自己乖巧懂事,成绩好才能获得父母的爱,否则迎来的就是惩罚时,这种认知会深深的植根于ta的内心,ta长大后,也会带着深深的自卑和低配得感生活。

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自我认知,而最初的自我认知,来自于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如果父母对孩子总是施以“有条件的爱”,那么孩子发自心底的自尊和自爱就很难发展起来,很难成为一个真正自信乐观的人。

一个缺少真正自信的人,会用一生去寻找这种内心深处的匮乏感。他们很难能专注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当中,投入到深层次的感情当中,而不断的需要外界的赞赏和肯定来填充自己内心的坑洞。正如阿德勒所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当然,也有的人外表逆反、桀骜不驯,但其实内心,也住着一个弱小的小孩,一个没有被“无条件的爱”滋养过的小孩,坚硬的外壳只是他们的保护伞,其实内心是满是创伤的无助的小孩。

所以,看似只是父母的一个行为,但是对孩子的人格来说,却影响深远。

④ 没有独立意志,缺少目标感。

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很大程度上就是排除外界干扰达成目标的能力。一个连去学校上学或者写作业都要被家长吼叫、打骂的孩子,本质上是没有什么独立意识的人。因为去上学也好,写作业也好,都“不是自己的事”,而是需要被迫应付家长的事。

如果你让这个孩子打游戏,他肯定不会拖拉磨蹭,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玩游戏是他自己的事,在这件事里,有他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总是说要“活出自己”,但是在中国现有的教育环境下,活出自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部分孩子都被父母死死的控制着:或者包办替代,或者强力镇压。这样的抚养环境,基本上难以养出一个健康人格的精神胚胎。

其实,父母为什么会对孩子的拖延那么愤怒,进而吼叫、打骂呢?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本身和孩子也是共生关系,他们无法区分自己和孩子的边界,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当孩子磨蹭的时候,其实激发的是他们自己内心的焦虑感。

只不过,这种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很少有人明白。所以,家长就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大肆的侵犯孩子的边界,过度的包办孩子的生活,最终,使孩子成为一个缺少自主意志和独立人格的“残次品”。

哈佛大学一项著名研究表明,3% 的人能写出清晰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13% 的人写出大概的目标,大概的计划,另外84% 的人没有目标,没有计划,还没想到。10 年过后,又找到这些人,再作同样的研究、分析,发现那 3%有清晰目标和详细计划的人,是另外84% 的人收入的10倍,成了美国社会的精英。那 13% 写出过大致目标、大致计划的人,收入是另外84%的人收入的两倍,成为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那些一直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的人,生活的水平比较低。所以这说 明,成功与幸福都与他有没有人生的目标和奋斗的计划有关系。

目标感和一个人的自主意志和独立人格息息相关,一个独立意志被阉割,写作业都是捏着鼻子给父母写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成为有独立人格和清晰目标感的人。

菩萨畏因,凡人畏果,即使做不到菩萨的标准,但至少,如果能清晰而深刻的理解了“果”,也许可以一定程度上矫正我们的行为。

03. 养育孩子的基本理念:如其所是

纵观所有经典的育儿书籍,爱与自由都是教育的核心,只是很多人对爱与自由的理解过于偏颇或者不充分,所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发生谬误。

其实积极倾听也好,温柔坚定也好,非暴力沟通也好,爱与自由也好,最终要做的是“无我”和“跟随”,也就是放下自己头脑中的固有认识、剧情,放下自己的评判和妄念,让自己变成中通的管道,敞开心怀去看见,感受当下那个人。这就是“如其所是”的精髓。

有一个教育的误区,是总想矫正孩子什么,以求“让孩子变得更好”,但实际上真正“好”的教育,是放下自己心中的那些评判,发自内心的观察孩子,引领孩子。

大道至简,这一点,是最简单的,也最难的。

父母对孩子,应该是真实呈现,是不评判,是不改造,是顺应,是尊重,是父母尊重孩子的灵魂在这一世的命运,也是父母也尊重自己是“有限的人”的感受,大家彼此守住界限,不妄图改造对方——这就是如其所是的真谛。

04. 更好的养育方式

说完了宏观的理念,再针对今天的问题说一些具体的操作。

① 查找行为背后的原因

任何行为背后都有动机和需求,也就是原因。家庭教育中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揪住现象说事,但是却很少有家长愿意动脑筋思考现象(行为)背后的原因。

比如说,孩子的磨蹭。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来说,孩子的磨蹭、不专心有几种原因。一是不擅长,不会,有畏难情绪。二是不熟悉,不喜欢。三是缺少时间观念,缺少时间感和空间感。四是对目标不明确。五是隐性逆反。

有的人说孩子性子慢,天生磨蹭,其实,这个性子慢里,有天生的基因,也有后天家长不恰当的养育模式,是共同影响的结果。

家长需要知道,任何行为都不是孤立产生的,我们如果想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就必须花时间查找背后的原因。

大部分孩子的拖延磨蹭,都源于对困难的恐惧或者隐性的逆反。而这两者,都与人格发展水平相关。如果父母总是习惯于催促、皱眉、怒吼,孩子就一定会有以上两种行为的产生。

所以,与其说是孩子磨蹭、注意力不集中,不如说是孩子的这个现象反映了家长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② 少用禁止性口令,多分析具体问题。

就像这篇文章,如果我只写家长不应该怒吼打骂,应该爱与自由就结束了,估计很多家长看完之后都会生气:废话。相同的道理,如果家长对孩子,也总是下达口令,而缺少具体的方向指导,那这种教养方式就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妈妈对小明说:去把屋子的卫生搞一下。这就是简单的下达指令。卫生怎么搞?抹布怎么投洗?先擦桌子还是先擦地?擦桌子怎么擦?是只擦表面,还是连边上也擦?卫生搞到什么程度算干净?孩子搞得不够好,是哪里不够干净?等等这一系列事情交代清楚,是具体问题。

家长们经常自以为是的认为,简单的告知就够了,但是却缺少了具体的指导。再比如,如果孩子是因为空间感和时间感不够造成的拖延,那么父母就需要帮孩子认表,树立时间概念,并且设立难度从低到高的时间管理,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感,加强时间观念。

以上我举了两个例子,具体到生活中,还有很多具体的操作,这需要家长的耐心。坦白说,简单的下达指令或者没做好(没符合父母的标准)就怒吼很简单,但是动用智慧帮助孩子确立标准(不是直接灌输)以及处理困难,就不是随便哪个家长都能做到的了。

③ 放弃监视和打扰

这其实是家长自身人格需要成长的地方。以孩子写作业为例,很多家长陪着写,他们的理由是,如果不这么做,孩子就会不好好写作业。

但实际上,陪的越多,孩子的依赖心越强,对自己的作业越没有责任感而家长将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也会不由自主的戴着一双“警察眼”,以挑剔的目光审视孩子的表现。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家长的陪读,很容易沦为监视,而当看到孩子“很笨”,讲半天都听不懂的时候,焦躁之心就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

从小树立边界意识——作业是孩子的作业,孩子需要动用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并且承担相应的一切结果。家长过度的参与,会对孩子形成打扰。

但是很多作业确实需要父母参与,比如听写等等,这怎么办?那么还有一个原则是“不求不应,有求当应则应”,只有孩子明确的发出求助信息,父母才需要上前查看,并且,不是所有的要求都必须答应。

边界感,是需要父母时刻铭记的。

④ 帮助孩子树立条理性和目标感

很多孩子缺少逻辑性,一方面和年龄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父母的引导有关。仍以写作业为例,家长可以在孩子写作业之前,先帮孩子梳理一下今天的作用都包括什么?打算先写什么?什么是必须完成、紧要完成的内容?预计需要多少时间完成?如果遇到难点,怎么处理?等等

当有了目标、时间感和条理性之后,孩子再做作业就会心里有底,也更有方向性。

很多家长只注意孩子的学习,但是却忽视了生活和学习互相作用的关系。比如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上很有条理,那么他在学习上的条理性也不会太差。所以,家长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培养孩子的条理性。放东西从哪拿放到哪去,自己收拾自己的衣橱、书橱,玩具等。事实上,学习是体现一个孩子综合素质的表现,这个综合素质,主要就是人格发育的水平,也就是心理发育的水平

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是一门哲学。这里面包含着朴素的哲学原理,可谓是触类旁通。

⑤ 自己的情绪自己负责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不让自己满意的行为时会有忍不住的愤怒情绪。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每当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告诉自己:谁有情绪谁负责。也许这里面的道理你暂时还不懂,但是这是事实。

当你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愤怒时,其实孩子只是点燃你自身创伤的导火索,根本原因,是自己的心理不够成熟。当一个人的人格足够成熟,就会明白,任何事情,包括自己的情绪,都是自己的问题,与他人无关。

举个例子,在小时候我们摔倒了,父母可能会使劲的拍打地板几下,说:都是你害的宝宝摔倒。我们现在作为一个成人,都懂得这是在推卸责任,其实是孩子自己摔倒,和地板毫无关系。同样的道理,如果因为孩子做了什么事引发我们的愤怒情绪,其实也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如果因此而推卸到孩子身上,指责孩子的错误,那实际上跟小时候摔跤去打地板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作为一个人,你可以不成熟,怨天尤人,天天活在被害者的思维里,你只需承担相应的结果就好了。但是作为父母,你必须不断成熟,因为你的不完善的人格,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自己都不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需要靠打骂更弱小的孩子来发泄情绪的人,又怎么可能养育出人格健全,自信积极的孩子呢

别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让孩子为你承担责任了。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就跑出去跑两圈,念一百遍,这是我的问题,也许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论还有很多,但是好的家长不是背过每一条方法,而是应用这些基本的育儿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虽然是孩子的监护人,但是却仍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完成心智和人格的成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1日 下午1:37
下一篇 2022年5月21日 下午2: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