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不听话的孩子最好这样管教

一、什么是引导式育儿

说到孩子的教育,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亲子关系,孩子都是处于弱势的,好像他们只需要听从就好。殊不知,现在的孩子们早已厌倦了各种说教,渴望受到尊重,希望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引导式育儿,是跟传统的说教、命令方式相对应的一种育儿方式,其本质是邀请孩子参与,这本身就反映出了对孩子的尊重。

二、引导式育儿框架

图1 引导式育儿框架

图1是我独创的引导式育儿框架,里面包含了我的主打课程《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和《引导式课程设计》中的理念、工具和方法。

下面来解读图1。

1. 引导式育儿框架的构成

引导式育儿的框架,我特意将其设计为房屋的形状,将其喻为“家”。在这个“家”中,由图2的五个层次构成。

图2 “家”的组成部分

2. 解读引导式育儿

从图2可以看到:

① 位于第一层的“尊重、客观”是“家”的地基,也是引导式育儿能够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当父母以高高在上的语气要求孩子做某事时,通常得到的是拒绝;

当父母以自己的经验甚至偏见批评孩子时,通常得到的是愤怒……

而尊重和客观,是在处理孩子的心情,让他们放下抵触和顾虑,可以轻松参与进来。

② 第二层包括了“问题分析—对症下药—活动设计”。

问题分析是很多家长忽略的,看到孩子有问题时,很多人马上想当然地下结论,要求孩子“改正”。

在遭到孩子反驳或拒绝后,会变本加厉地斥责或惩罚孩子,并未反省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案例】悦悦做课堂笔记

孩子在家上网课,老师要求看视频做笔记,怎么办?(附案例) 这个案例中,分享了我如何运用图2中的原因分析—对症下药—活动设计来引导孩子,见图3所示。

图3 引导式育儿案例

从图3可以看到,当我发现孩子的笔记内容跟书本上一样时,没有指责他不认真,而是通过沟通,了解到了原因:他并不知道该记录什么?

于是,我协助他找出几个关键词,并提出几个问题,让他重新看视频、做记录,然后教我。

③ 第三层的“实施”是引导式育儿的关键步骤。

再好的想法或设计,如果没有采取行动,也无济于事。在图3的案例中,为了避免孩子在看视频时不做笔记,我时不时走过去看看,偶尔提醒一下。

于是,有了图4的成果。

图4 课堂笔记第二版

④ 第四层的“反馈、鼓励”是引导式育儿必不可少的步骤。

及时的反馈本身也是一种鼓励。在反馈时,需要注意先进行正向的反馈,再提出问题,跟孩子一起交流。

在图3的案例中,我不但表扬了悦悦的课堂笔记第二版,还依据之前的设计,“请教”了他笔记中的内容。

同时,很多问题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跟进。例如,在图3的案例中,我还引导悦悦运用课堂笔记的内容,梳理了当天作业(一个作品梗概)的草稿。

⑤第五层的目标是核心。

目标虽然在引导式育儿的最上层,但下面的每一层都应围绕着目标展开,并作为?检验的标准。

例如,本文案例中悦悦做课堂笔记的目标,是理解书中写作品梗概的步骤和方法。而第一版的笔记,悦悦只是照抄了书上的内容,而且他答不出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说明未达成目标。

?最后,我围绕着目标查看他第二版的笔记的内容,还通过“请教”的方式来检测了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引导式育儿必须以终为始。父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分析、确定相关措施、活动设计、实施,最后,围绕着目标对实施后的结果进行反馈、鼓励,并进行持续跟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下午6:32
下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下午6: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