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时间(如何指导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随着年级的升高,功课越来越多,很多的孩子觉得时间不够用,有的孩子抱怨作业太多了,玩的时间都没有,可有的孩子则不然,他们把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处理的井井有条,还能空余出一些娱乐的时间。
初高中学习是孩子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也是孩子学习当中最关键的六年,因为它涉及到了中考与高考,左养中学教育赖颂强再讲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考试心里调节的直播课里,系统的讲解到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效率,提升考试时候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孩子们的智商水平都相仿,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主要是他们所具备的时间管理能力不同,在学校里,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孩子东走走,西逛逛,左看看,右翻翻,说太忙,他什么都没干,说他不忙,书桌上却堆着一堆功课没做完。
这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明确的目标,随遇而安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为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造成的计划性强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是非常有规律的,他们做完一件事后就会立刻去做另一件事,从来不会无所事事,毫无目标的情况出现,他们对时间也抓的十分紧,轻易不会把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掉,详细的计划是孩子的各项活动目标明确。
但是孩子刚开始学着制定计划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由于生活千变万化,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而影响计划的进行,如临时增加集体活动,作业增多,考试临近等,这些往往都会打乱他们的计划,遇到这些情况告诉孩子千万不能急躁或者仍然死板按计划进行,而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增强计划的可行性,以适应变化的情况,有时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这时就需要孩子用坚强的意志努力克服困难,排除诱惑来实施学习计划,在实施计划时,为克服一个困难,完成一项任务,孩子就会在享受胜利喜悦的同时,增强克服生活中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孩子按计划生活,到时间就起床,到时间就睡觉,该学习时就集中精力学习,该锻炼身体时就锻炼身体,这样就会使生活很有规律,孩子也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第一,计划要全面,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应当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娱乐活动的时间,计划里不能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
第二,长计划和短计划安排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些什么?应当有个大致计划,例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应当有个长计划,有长计划还要有短安排,否则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不容易达到。
第三,不要脱离生活的实际,有些孩子定计划时满腔热情,想得很好,可行动起来寸步难行,这是目标定得过高,计划定的过死,脱离实际的缘故。
第四,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计划要有一定的机动性,这样完成计划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第五,脑体结合文理交替,在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的从事单一活动,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出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锻炼时运动中枢兴奋,而其他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排科目时,文科,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
第六,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早晨或晚上,学习的开头和结尾的时间可以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以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和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这样就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