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孩子磨蹭的方法(怎么解决孩子磨蹭)

最近,在网上看见了一则视频。

视频里,一个小女孩正坐在餐桌前。

只见她举着勺子,气定神闲地舀着碗里的粥,可舀归舀,就是不往嘴巴里送。

而一旁背着书包,准备送女儿上学的爸爸则全程皱着眉。

面对始终不慌不忙的女儿,爸爸神色复杂。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本应7点45到校的女儿还坐在家里,爸爸终于忍不住移开了视线,并深深叹了一口气。

看完后,真是又想笑又来气。

其实在家长圈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10个孩子9个磨蹭,还有一个是因为根本没听见你说什么。

而面对孩子的磨蹭,大多数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催促。

可催促,真的能帮孩子改掉磨蹭吗?

孩子的磨蹭不是病

催促的家长最要命

超级育儿师》中,曾出现过这样一幕:

妈妈是个“急性子”,但儿子灏灏却天生就“慢吞吞”。

每天还没下班,妈妈就一遍遍打电话催儿子写作业。

然而,等妈妈回家一检查,却发现灏灏还是什么都没做,妈妈一下子就爆发了:

“为啥一个字都没写?”

“打了多少电话,催了多少次!”

“是不是想气死我?”

这样的“战争”,几乎每隔几天就会爆发一次。

一开始,面对妈妈的催促、吼叫,灏灏要么一言不发,任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要么一边用手捂着耳朵,一边往角落里躲。

可渐渐的,无论妈妈说什么,灏灏都无动于衷了。

有时候,他甚至还会恶狠狠地瞪着妈妈,一个字也不肯写。

生活中,不少父母就像灏灏妈妈一样:

看到孩子磨蹭,便催他、吼他,甚至想打他,却发现,自己越着急,孩子越拖拉、效率越低下。

其实,正如蒙台梭利所说:

“每个人的孩子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

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心理学上,也有个“超限效应”

指的是当一个人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后,就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过多的催促,只会事与愿违。

一个孩子之所以磨蹭,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因为没有时间概念,可能是因为作业难度太大,可能是因为专注力不够。

也可能是有点“完美主义”的倾向……

而这些都是可以解决、克服的。

但如果父母总是没完没了地催促,或者气急败坏地打骂孩子。那么日后,孩子的磨蹭就只剩下一种理由:

故意和家长对着干。

督促孩子,本意是为了让他珍惜时光,更好地成长。

但催促得太多,只会激发了孩子的逆反情绪。

最终,让孩子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跟父母对抗上。

所以,与其催催催。

不如和孩子统一战线,一起面对“磨蹭”这个难缠的敌人。

为了孩子的成长,请家长一定要收好这份“磨蹭作战指南”。

备战阶段:

直观地认识磨蹭及其后果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

“自从当妈后,我每天早上都要打一场硬仗。

催起床、催洗漱、催穿衣服……

催到最后,永远是我气得七窍生烟,儿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其实,起床、洗漱、穿衣服,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可家长们却在不知不觉间把这些当成了自己的任务,弄得自己比孩子还着急。

久而久之,孩子也习惯了被催促着往前走的生活。

他们甚至不认为自己是在磨蹭。

因此,家长们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自己,直观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

就像文章开篇提到的那位父亲。

在翻看他的作品集时,我发现,他后来曾有意识地跟女儿进行“角色互换”。

比如:

爸爸也学着女儿的样子,慢悠悠地吃饭,任由女儿在一旁干着急:

比如:

眼看女儿已经迟到了,爸爸还在不慌不忙地穿鞋:

另外,还有的父母担心孩子错过上课时间,或被老师批评,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孩子:

为了避免迟到,父母可能会给孩子喂饭、帮孩子穿衣服、开车送孩子去学校;

看到孩子因磨蹭没完成假期作业,父母可能会帮孩子连夜做手抄报、全家人一起在开学前一天补作业等。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误以为磨蹭对自己的生活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正确的方式,其实是让孩子自己承担磨蹭的后果。

提前告诉孩子大致要在几点前出门。

然后,将起床、吃饭、换衣服、收拾书包的时间全部交由孩子自己安排。

父母既不催促,也不发火。

或许一开始,孩子会丢三落四,会没时间吃早饭,会上学迟到。

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最晚几点起床”、“每天能在厕所可以待多久”、“书包应该什么时间收拾”之类的问题,孩子一定会弄得一清二楚。

作战武器:

神奇的PDCA循环法

教育家叶圣陶说:

“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同样,想要改掉磨蹭的坏习惯、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方法很重要。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曾提出一种“PDCA循环法”,用来提升工作效率。

如今,也有不少人用它对抗懒惰和拖延。

所谓的“PDCA”,其实就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 “P”代表“Plan”,也就是计划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有给孩子列计划表的意识,但最终却发现,不仅目标没完成,计划也变成了笑话。

其实,不是因为孩子太拖拉。

而是因为列计划的时候,大多数家长从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难以操作的目标。

而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必定是具体的、特殊的、可拆分成几个小步骤的。

例如:

“我要改掉磨蹭的坏习惯”,这就是一个模糊的、难以实现的目标。

而“我今天要在9点前完成各科作业”,则是一个具体的目标。

另外,很多家长列计划的时候,会直接复制网上的计划表,或者参考其他孩子的。

但实际上,因为每个孩子的基础、特长和弱点都各不相同,别人的计划往往未必适合自己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无论目标是大是小,实现它都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谁也没办法一蹴而就。

因此,任何一个目标都需要被拆分为一系列小的、明确的步骤。

例如:

“期末考试时考入班级前10名”,对孩子而言,这就是一个不知道如何实现的大目标。

相反,如果将这个目标拆分为:

“分析以往的失分情况”、“进行专项知识训练”、“梳理最基础的知识点”等,它就变得容易多了。

  • “D”代表“Do”,也就是执行

看过一句话,颇有感触:

“这世界从来缺少的都不是完美的计划,而是说干就干的行动力。”

不少家长也经常吐槽孩子:

“只要妈妈不在家,计划都是水中花。”

其实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还小,大脑还没有完成发育,因此,他们对目标的专注度也远不及大人。

这时候,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便显得格外重要。

正如心理学家大卫·伍德说的:

“父母应该充当孩子的‘脚手架’:

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让孩子自己动脑筋,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在此列举几个提升孩子执行力的对策,供各位家长参考:

1. 执行计划时,要确保第一步能在5分钟内完成

执行最难的部分,就是如何跨出第一步。

所以,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时候,父母不要一上来就全部交给孩子,而是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先完成自己擅长的科目中的几道题。

一方面降低了执行的难度,缓解了孩子的焦虑;

同时,也给予了孩子正向的反馈,让他对完成目标充满了自信。

2. 和孩子一起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安静的图书馆写作业,和在环境嘈杂的地方写作业,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效率是天差地别的。

因此,营造一个安静、整洁、周围人都在积极向上的环境,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

3. 坚守时间期限,并尽量不要改变它

很多父母都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孩子做一件的时间越长越好。

比如,计划用10分钟的时间默写一首古诗词。

但看到孩子今天状态不错,默写完一首后,居然又主动默写起另一首,父母便不忍心打断孩子。

不知不觉间,孩子就默写了半个多小时。

于是,下一次设置目标时,父母就会将默写的时长定为半小时,甚至45分钟。

可实际上,孩子的状态总是时好时坏。

下一次,孩子可能默写了三五分钟,就开始走神了。

这时候父母难免会责怪孩子,而孩子也会对“执行计划”这件事产生反感,进而选择逃避。

所以,当时间期限到了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懂得让孩子停下来。

而不是让孩子凭借着一时的冲劲儿继续做下去。

  • “C”代表“Check”,也就是检查

检查,通常包括两种常见的方式:

一种是自检。

也就是由孩子自己对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总结,这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难度稍高。

另一种是他检。

即是由父母密切监督孩子的完成情况,帮孩子抗击惰性。

  • “A”代表“Act”,也就是处理

当孩子达成了全部或部分目标时,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

可以是语言上的称赞、表扬,也可以是带孩子吃一顿大餐、看一场电影或者满足孩子一个合理的心愿。

对于没有完成的计划,可以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但如果孩子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经常遭遇磕磕绊绊,每一步都很难进行下去,也要考虑修正目标,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作战技巧:

学会利用身体和感官体验

  • 正式开始写作业前,先复习一下旧的知识

曾有一项研究显示:

一个恐惧数学的人,之所以在做数学题前会磨蹭、拖延,其实是因为一想到要对付数学这件事,他大脑那种的痛觉中心就会被激活。

但值得注意的是,真正让他痛苦的不是数学本身,而是对数学的恐惧。

对此,有专家解释道:

“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相反,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游刃有余,他自然就不会害怕,反而会乐在其中。

所以,孩子在正式做作业前,父母可以安排一个小的复习环节。

从熟悉的知识入手,既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也能帮助孩子迅速进入状态。

  • 在执行一件艰难的任务前,和孩子一起做10分钟运动

面对艰难、复杂的任务时,大多数人都会本能地回避,陷入磨蹭、拖延的怪圈。

而处在磨蹭、拖延的挣扎中时,就会焦虑、恐惧,内心充满了压力。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生长因子的释放。

这种生长因子能够有效刺激新神经元,包括大脑海马神经元的生长,而海马有助于孩子对事物建立起一个全局的视野。

从而摆脱焦虑、恐惧的困扰,用更好的状态处理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技巧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执行力,对抗磨蹭:

1. 保证充足的睡眠;

2. 多食用能为大脑提供养分的食物;

例如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亚麻籽、猕猴桃;含有维生素C的西柚、牛肉和牛肝;含有维生素D的鱼油、牛奶和谷物;含有维生素E的菠菜、花生和芦笋等。

3. 保留娱乐、放松的时间。

附1-12年级磨蹭程度测试表

及测试结果

  • 1-12年级孩子磨蹭程度测试表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进行作答,选“是”计1分,选“否”不计分。

最终,将所有的分数求和,对照后面的测试结果。

1. 在学习中,总是选择最容易但最不重要的事情做(比如,削铅笔),越重要的事拖得越久?

是(1分)

否(0分)

2. 每天做作业时总忍不住开小差,临近睡觉了才开始写作业?

是(1分)

否(0分)

3. 从来没有为学习列过计划,也不懂得时间管理?

是(1分)

否(0分)

4. 在学校能做完的事,非要拖到晚上回家后才开始做?

是(1分)

否(0分)

5. 家长布置任务后,很难立刻行动,而是推托说“等一会儿”、“再玩5分钟”?

是(1分)

否(0分)

6. 每次老师或家长问及任务进展时,总说“快了”、“马上”、“还差一点”?

是(1分)

否(0分)

7. 平日里很懒散,很多事情都想着等会再做?

是(1分)

否(0分)

8. 要写作业时脑子里突然冒出很多想法,然后就开始走神,很难进入学习的状态?

是(1分)

否(0分)

9. 经常完成不了定好的计划,或者无限期推迟计划?

是(1分)

否(0分)

10. 必须要等全部细节到位(上完了厕所、喝好了水、整理了桌面等)后,才开始学习?

是(1分)

否(0分)

11. 经常因为时间紧张,潦草完成,结果被家长和老师批评?

是(1分)

否(0分)

12. 书桌上放着一堆零食、玩具、课外书,学习的时候经常开小差?

是(1分)

否(0分)

13. 脸皮比较厚,任家长怎么催,也不慌不慌,习以为常?

是(1分)

否(0分)

14. 从不会主动汇报作业完成的情况?

是(1分)

否(0分)

15. 经常因为磨蹭耽误睡觉,每天表现得很疲惫?

是(1分)

否(0分)

【注】孩子磨蹭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某一阶段的状态及心理因素的影响等等,因此本测试仅供参考。

  • 测试结果分析

0-4分:

轻度磨蹭。

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找到孩子磨蹭的原因,尽量帮助孩子克服这一坏习惯。

5-11分:

中度磨蹭。

磨蹭已经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改善它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耐心。

12-15分:

重度磨蹭。

磨蹭已经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时候父母的催促和焦虑,很容易变成指责和压力给孩子。

最好的办法,就是陪孩子一起做计划,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

更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放弃孩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4日 下午4:43
下一篇 2022年5月14日 下午4: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