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一种病吗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这两天和一个妈妈聊天,在我印象里,她很知性、平稳,虽然是当老师的,但是却没有身为老师的”职业病”,不那么”好为人师”,不那么爱”教导”别人。但是,她自己却说她确实感觉到最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力不从心。

跟她聊了很多,但是核心问题依然是老生常谈:所有”有问题”的孩子,背后注定有”有问题”的父母。,不管是强势霸道款,还是焦虑控制款,不管是外表柔弱擅用道德绑架款,还是唠叨不休不按我的意志就唠叨死你款,反正总有一款适合孩子。

在她的描述中,我注意到几个细节。

细节1:妈妈说,这几天五一节放假,我们的安排肯定包括去奶奶家,还有孩子小姨要去北京,他要和他小姨一起出去玩一天。放假第一天上午,他就几乎什么也没干,睡了个懒觉,起床后去上了一个十点钟开始的补习班。然后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我也没说什么。下午我们要一起去奶奶家,我跟他说:把你的作业安排一下,这两天应怎么写,带上作业。结果孩子把所有的作业全都拿上了,拿了一打子作业走,我说:你拿这么多你写的完吗?能写多少就拿多少啊。然后他又把作业放下了,这回可倒好,手里就只剩下几页了。我当时觉得有点不舒服,但是忍住没说话。到了奶奶家,把那几页写完,剩下的时间都在玩游戏,我说你也不再多做一些,他说我:我都拿上你又嫌多,拿少了又嫌少。

细节2:孩子从奶奶家回来,第二天又和小姨去北京玩,昨天他又告诉我,明天还要去同学家——他有几个同学住在某某别墅,家里环境很好,同学妈妈也邀请他们几个同学假期一起去家里玩,可以一起吃吃茶点,写写作业什么的。而孩子的作业还有很多没有完成,妈妈很着急也很生气,说:你的作业还有那么多没写完,马上就开学了,前面时间没有安排好,现在还要去同学家,那你的作业怎么办?孩子面色铁青,回道: “我不去了”,然后便再也不肯说一句话。妈妈很懊悔,觉得自己”又说错话了”,但是在当时当刻,她确实想不出说什么来了。

谈话的内容很多,所以只挑出其中两个细节分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关注的问题。这两个细节分别代表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不同问题的类型。非常有探讨意义。

1.父母的各种类型的包办替代,都是对孩子”自主生命力”的扼杀。

我相信,如果不经我刻意指出来,可能这位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她对孩子无时不刻的包办替代和软硬相交的控制有多严重。

孩子上午”只”上了一个课,别的”什么也没干”——不经意的话语,实际上反映了妈妈对孩子无意识的焦虑和不满。在妈妈内心深处的标准里,孩子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自己认为的标准的,是有些”浪费时间”的。只不过这种不满和焦虑因为假期刚刚开始,被无意识的压抑了。

带孩子回奶奶家,妈妈叮嘱孩子:记得合理安排时间,记得带上作业。——叮嘱本身,既是对孩子自主安排时间和管理作业能力的隐性质疑和否定,同时也包办替代了孩子自主思考如何合理的统筹安排时间和作业的能力。换言之,叮嘱既是对孩子成长的打扰,又是对孩子能力的阉割。

孩子作业带”多”了,妈妈唠叨: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准备要做的作业,带那么多能写完吗?孩子带少了,妈妈埋怨:怎么就带这么点作业,时间都浪费了。——妈妈的控制,让孩子完全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行走,往左走,不对,往右走,也不对。结论是:怎么走都是错

包办替代、唠叨指责、强势控制…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教育方式的错误,随处可见,时时可见。它们阉割了孩子的自主意志和能力,损害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给孩子带来深深的被否定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阻力,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伤害。

李少成老师上课时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如果你身上沾了一粒沙子,你很容易关注它,它是怎么硌到你,怎么让你疼,你都特别清楚。但是如果你去了一趟沙漠,那里遍地黄沙,你也浑身沾满了沙子,那么这个时候你还会特别记住是哪一粒沙子硌伤了你吗?不会的。

事实上,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这种随处可见的、隐形的、无意识的伤害,就像沙漠里的沙子,呈现一种弥漫性的状态分布,孩子也因此呈现出一种生命力缺失的萎靡状态——比如缺少积极主动的自觉性,淡漠疲沓,无精打采等。更为可怕的是,这一点父母自己很难觉察,无法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养育方式带给孩子的”伤害”有多深。

我们每个人都长着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在大多数时间都用于”向外看”——盯着别人,尤其是盯着别人不合我们心意的地方。于是就产生了很多对别人的批评、挑剔和抱怨。我们很少有时间耐下心来审视自己,即使偶尔照一下镜子,也是自恋式的自我欣赏——研究显示,照镜子时感受到自己的形象要比真实的自己的美30%——恰恰是因为人是自恋(自我中心)的动物。从某种角度说,“自省力”是区分一个人是否有自我成长能力的重要指标

虽然生孩子不需要”牌照”,但是养育孩子却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自省力。父母需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在扼杀孩子的生命力。

2.父母自我实现的缺失会转嫁到孩子身上,变为对孩子的焦虑

这位妈妈在聊天的过程中,承认自己对孩子有较高的期待和焦虑。我问她是否是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她想了想说,好像没有。她说自己以前确实是一个争强好胜、容易焦虑、非常渴望展现自身价值的人,但是这些年心态调整的好多了。自己在工作、家庭各方面的发展也还不错。唯独这两年因为孩子的问题,有些焦虑。

我对她的回答不置可否。一个人的人格特征,绝对不可能只在一个方面展现,其他方面之所以难以觉察,只是自己没有特别关注而已,并不是真的不存在

通过聊天,她提到她在几年前曾经因为工作上的焦虑差点精神崩溃,所以,她之所以现在觉得在工作等其他方面并没有焦虑,只是和之前那个状态的比较,并不是真的”铲除”了焦虑型人格。她仔细思考后说:从纵向的角度,自己跟自己比较,自己是一直”前进”的,从农村到县城,再到省会,从一般中学到重点中学,自己的职场生涯是一直前行的。但是从横向的角度,如果和自己的同学相比,自己就”混”的并不如意了。可能在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多不满足的东西,导致了自己的焦虑。

事实上,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一旦形成,几乎是很难彻底改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格的不断完善过程是一个终生课题,没有终结的那一天。我们只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的修正、调试,但是也不太可能换一个脑袋,换一个人格

随着聊天的继续,她逐渐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对孩子保持着很高的期待。她甚至回忆起了自己刚生下孩子时的畅想——当时她抱着刚刚生产的孩子,梦想将来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出国,去英国,读剑桥…她的老公也一直抱怨,她的眼里只有孩子,没有别人。

一个焦虑型的妈妈,肯定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一旦有了期待,就有了”标尺”这个标尺,会不自觉的驱使着妈妈,不断按照自己的意愿”板正”孩子。当孩子无法完成自己的期待时,就会陷入更深的焦虑之中——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位妈妈学过心理,对自己焦虑的成因也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她之前一直误以为自己的焦虑情绪已经基本调试完成,但却忽略了自己的焦虑型人格只是无形当中换了一个出口释放,这个”出口”就是孩子。

我让她试图把自己的注意力和视线从孩子身上转回到自己身上,多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构建,这样自然也就不会天天去和孩子”死磕”了。但我知道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实际上,很多时候家长打着为孩子好、替孩子着急的旗号,都是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的焦虑,给孩子附加了自己未曾实现的自我期待——因为自己内心无法填补的匮乏感,所以才需要不断”向外求”。而这种焦虑,会牢固的附着在孩子身上,一方面会导致对孩子不由自主的控制,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内化”来自父母的高期待。换句话说,孩子自己也会成为这样易焦虑,对自己要求甚高的人。后者对孩子的伤害更是深远的,因为当孩子内化了这些高标准之后,就会无形当中对自己有苛刻的标准和要求,一旦达不到,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失去对自我掌控的感觉,从而丧失了自主探索的生命力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再强调”孩子有病,家长吃药“的原因所在。妈妈抱怨孩子各种问题,实际上,最应该”治疗”和改变的,恰恰是她自己。

3.世上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家长必须对孩子的”改变”有耐心等待的决心

这位妈妈说了不少孩子的”问题”,从学习缺乏主动性,到”自私”、”自我中心”,她感慨,自己的孩子一直以来是很乖的,学习也很好,怎么上了初中成了这个样子?

她的疑问也是很多家长的疑问。明明小时候表现的很乖巧懂事,怎么一上初中就变了。

① 今天的果实,源于昨日埋下的种子。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今天”呈现出来的问题,绝不可能是在”昨天”和”前天”形成的。现在的表现,不过是之前日积月累的积累,在青春期这样一样特殊的年龄段的集中爆发,所以,”显得”特别突出而已。

家长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评判标准单一,缺少等待的耐心“。一切以学习论,考试成绩和与此相关的一切,成为考察孩子的唯一标准。在这样明显的动机驱使下,家长们普遍心理焦虑,当发现孩子学习上有问题,整体状态下降时,就会特别容易紧张。

一紧张,就会使自己遏住孩子的”绳索”收缩的更紧,孩子感觉到被缠绕的窒息,于是拼命挣扎,于是就形成了逆反的孩子对峙焦躁的家长的恶性循环。

想要改变孩子的现状,家长必须做的一步,就是放下自己的焦虑,放下收到立竿见影”特效药”的期望。家长必须明白一件事:今天的果实,是过去很多年的积累,而这些曾经错误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恶果”,在今天需要花费十倍百倍的时间重新修正。

所以,急是急不来的。

很多家长说,这个道理我懂,但是我做不到,孩子的关键期就这么几年,一旦落下,可能一辈子的命运都会改写。

是的,我认同这种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关键的,就是那几步路,这几个关键节点如果能够走的顺利,可能一生都会顺利。但即使这样,我还是奉劝各位家长:没办法,愿赌服输,出来混,就是得还。以前自己做错了,那今天就得等着ta再一点、一点的更正过来,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阶段,你越着急,效果越差。无数的案例已经验证了这个结论,难道事已至此,你还要再拿自己孩子做实验,重现验证一遍这个铁一般的事实吗?

另外,从人生的角度来说,一辈子还长,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意识到孩子心理上的问题,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那么孩子日后的开花结果是早晚的事,既然如此,就别拘泥于今时今刻这一城一池的得失了。一次考试成绩说明不了什么,就算是一次高考的失败,也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整体成就。

第三,家长们也不必太过紧张,事实上,只要父母做出心态上的调整,行为上的改变,真正放下自己的焦虑紧张,以及和孩子对峙的紧张局面,愿意尝试去了解孩子,走近孩子的内心,那么孩子的改变是很迅速的。

② 青少年”同一性”的确立,是青春期的核心要务。

一说到青春期,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逆反”这个词。实际上,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阶段的人,都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独特的特质。在青春期这个年龄阶段,也有其特殊的特征。家长们对青少年的了解,绝不应该仅限于”逆反”这样一个狭隘的概念。更多的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有助于家长更好的理解孩子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坦利·霍尔在他的著作《青春期》中,将青春期比作狂飙运动,他说这是一个情绪躁动的叛逆时期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理上身体快速发育成熟,心理上,则开始客观的观察自己,并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走向独立。在这个时期,”同一性“被认为是这个阶段发展的核心概念。同一性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他认为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要面对自己是谁,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日后该何去何从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确立自己,找到自己,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首要任务”。正是因为这样,才显示出了他们的”逆反”,因为他们已经不满于做一个听妈妈话的乖宝宝,而要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自我。

很多家长在这个阶段会对孩子很愤怒,这种愤怒的背后,实际上是由于孩子正在努力挣脱自己的掌控,因为对”掌控感”的失去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当然,家长们自己不会这样认为,他会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这个阶段孩子的混乱不堪。

而事实上,”混乱“本身,就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征。他们会尝试各种人格和角色的实验,他们面临很多的选择,他们会表现得非常不稳定,情绪起伏也很大…但所有这些,事实上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探索”自我的尝试。不管家长看起来多么不可理喻,实际上,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并和世界融合。

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对这个阶段孩子的逆反大动干戈,你只需要知道,他在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探索世界就够了。而且,家长们需要明白一点:在这个阶段给予孩子时间和机会去探索不同的人格和角色,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事实上,反过来大多数青少年也会最终放弃那些不被喜欢的角色。

有证据表明,民主型的家长,即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青少年参与家庭决策的家庭,能够很好的促进青少年的同一性获得在这个阶段能够成功地处理不同角色带来的冲突和身份的青少年,会产生一种全新的自我感觉,会变得更为积极、自信。这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意义非凡。

所以,正如斯坦利·霍尔所说的那样,青春期是一次新生,诞生了更加高级且复杂的人类特质。是让一切变得更美好的必要开端。

所以,换一个角度看待孩子的”逆反”,家长们就会知道,逆反是孩子生命力萌发的象征,是再好不过的现象

4.父母和孩子的沟通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和孩子的关系。

在本文中母亲和孩子的沟通是有问题的。妈妈犯的一个错误:过分关注具体事务(例如成绩、作业等),而忽视了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

事实上,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作业是否完成,考试成绩考了几分,这貌似是一种比较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的态度。但实际上,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需要建立在学习的自主性上,其次,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习惯,支撑它们的基础,都是孩子的心理状况。

换句话说,学习态习惯、完成作业、考试成绩…这些都是现象,而根本,是孩子的心理。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心理动机的支撑。只是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没有被觉察到而已。

家长们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抱怨和指责那些孩子早已知道的事实,是最无用的废话。

就像妈妈听到孩子第二天还要去同学家玩之后说的那些话:”你的作业还有那么多没写完,马上就开学了,前面时间没有安排好,现在还要去同学家,那你的作业怎么办?”,她所陈述的,基本上都是孩子已经知道的事实,不仅如此,她还用一种否定和指责的语气将这些事实说出来。这些话,实际上就是无用的废话,除了激发孩子的对抗情绪之外,别无他用。

很显然,妈妈说出这些话是出对孩子的不满,在她看来,孩子完全不靠谱,自己的作业做成什么程度都不知道,分不清主次,还要去同学家玩。

这里面包含了妈妈对孩子的否定。即她已经确信以及肯定孩子是”不靠谱”的,是不知道自己作业做成什么程度的。这是一种对孩子的深刻的不信任。退一万步说,就算孩子真的是不靠谱的,又怎么样呢?作业是他的事,他已经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上了这么多年学,他能不知道完成作业是学生的本职工作,不知道完不成作业到学校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难道家长的担心就能使一个”不靠谱”的孩子变得”靠谱”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墨菲定律提到:”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的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事实上,你越不信任孩子,ta就会越表现的不值得被信任。在父母质疑的语气和眼神中,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重要他人”对ta的否定中,孩子完全丧失了自我价值感内心充满了挫败感——既然连父母都不相信我,那我一定是差的。这种低自尊会深入的根植于ta的内心,指导着ta的行为。

事实上,“指出问题”是世界上最简单事情,但是也是最没用的事。因为我们的重点不是指出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更何况,以指责的口吻”指出问题”,那就更偏离了指出问题的本意,而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更好的沟通方式是:孩子,我看到你的作业好像还剩下的不少,我有一点担心,怕你明天从同学家回来完成作业时间不够,不知道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考虑的?可以和妈妈交流一下吗?

说出事实、表达期望,但仍将主动选择权交给孩子——这种沟通方式一般不会引发孩子的逆反。事实上,孩子对妈妈后来铁青着脸说”我不去了”,又一次验证了指责的后果。——事实上,孩子未必对自己的作业没有规划和安排,但是妈妈首先没有验证,就主观性的认为孩子是不靠谱的。其次,孩子对妈妈说的一切也都心知肚明,妈妈毫不留情的指出来,实际上是撕破了孩子的”遮羞布“,这使得他既羞愧又恼火,所以他说”不去了”,既是赌气,也是无奈。第三,试想,一个满怀憋屈情绪的孩子,即使没有去同学家,留在家里,他能很好的、高质量的完成作业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情绪没有消化,学习效率一定受损

所以,学会好好说话是家长的必修课。只有放下自己那些主观臆断,愿意和孩子好好的沟通,孩子才能如你所愿,表现的更加出色。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把精力都用于无意识的内耗,用于和情绪对抗,和父母博弈上,ta怎么还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

满足孩子≠溺爱孩子。我们需要知道,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渴望是需要被满足的,例如希望被父母看到、尊重、理解,而不是被说教、指责、臭骂。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只会出奴隶或心理畸形的变态,同样,说教和控制底下也出不了好孩子,只会使孩子的心理变得逆反和萎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下午8:00
下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下午9:18

相关推荐

  • 孩子一直不想上学怎么办

    孩子一直不想上学怎么办? 孩子不想上学可能有很多原因,例如缺乏兴趣、学习困难、社交障碍等等。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作为家长或监护人,我们都应该关注孩子的情况,并尝试帮助他们重新适应…

    青春叛逆期 2023年5月30日
  • Definición de programador informática

    La demanda de profesionales en este campo sigue en aumento y ofrece diversas oportunidades…

    青春叛逆期 2023年2月6日
  • 孩子不上学玩游戏怎么办

    孩子不上学玩游戏怎么办 随着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开始沉迷于游戏之中。然而,这却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孩子不上学、休学…

    青春叛逆期 2023年6月14日
  • 为什么初中生最容易叛逆

    初中生都会叛逆吗(为什么初中生最容易叛逆) 常听有的家长说,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就很叛逆了,不学好、不听话,不但不好好学习,还总是喜欢和老师、家长对着干。那么真的是初中生很容易叛逆吗?…

    青春叛逆期 2022年6月8日
  • 孩子请假不上学

    孩子请假不上学 最近,我的儿子生病了,他需要请假不上学。我感到非常担心,因为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我担心他的身体状况会对他在学校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

    青春叛逆期 2023年6月24日
  •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早恋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早恋 早恋是指孩子对于恋爱的过早接触和认知,这种情况往往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孩子的家长,如何正确地看待孩子早恋问题,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青春叛逆期 2023年10月30日
  • 10岁孩子不上学

    10岁孩子不上学 小明今年10岁,他不喜欢上学。他认为学校充满了无聊的事情,他的同学们也都像他一样感到无聊。小明觉得在家里玩游戏比在学校里更好。 孩子不上学、休学、辍学在家每天都是…

    青春叛逆期 2023年5月26日
  • 甲亢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吗?

    甲亢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症,通常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如心悸、手颤、失眠、疲劳等,但并不一定都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实际上,如果孩子患有甲亢,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通…

    青春叛逆期 2023年10月25日
  • 孩子不听话老师哭了

    孩子不听话老师哭了 这位老师哭得很委屈:我也不想哭,我就说你不要哭,我让你别哭了,你还是哭。 这位老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不仅仅是体罚,还发了很多信息给孩子…

    青春叛逆期 2023年3月31日
  • 上学可以拿录音笔吗

    在学校期间,拿起录音笔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它可以帮助自己记录课堂内容,有些人则担心录音笔会侵犯隐私。那么,学校是否允许学生携带录音笔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

    青春叛逆期 2023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