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亲子沟通课程

身为父母,估计都有这样的体验吧?你越让孩子做什么,他越是拖延,等你忍不住对他发了火,他才哭着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父母也不想对孩子发火呀,但是碰到类似的问题又不知道到底该怎样做,所以心里充满了困惑和焦虑。

其实,好父母不是天生的,他们也需要学习怎样才能当一个合格的父母。但社会总是会给父母过多的期望和指责,却没有人去教他们该如何做父母。

针对这样的情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在1962年为父母们设计了第一期培训课程,这个课程主要教父母们养育孩子的各种技巧,帮他们解决在育儿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后来,戈登博士又根据自己的课程写作了《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这本书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英文版销量就高达500多万册。

戈登博士曾经担任过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有着多年育儿教育方面的经验,他不赞成家长对孩子使用权威或是过分地溺爱孩子,而是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戈登方法”,来告诉家长怎样用一种平等的方式来解决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和冲突。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方法对于改善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有很大的帮助。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它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帮助父母解决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其中最颠覆我认知的观点是,原来在发生冲突时,不一定非得争个谁输谁赢,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没有输家”的方法来解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需求冲突。这在父母训练课程中被称为“第三法”。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聊聊,要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让父母和孩子在发生冲突时实现“双赢”。


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比如,我们都听过“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的笑谈。确实,父母总想让孩子每天多学一些东西,多做一些练习,而孩子,却总是想多玩会,就算被逼着去学习,也总是心不在焉。

这时候,孩子的行为满足不了父母的需求,又不想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出改变,就会在双方之间引起冲突,父母效能训练课程中将这种冲突称为“需求冲突”

如何解决这种“需求冲突”,一直是影响亲子关系的关键因素。

大多数父母都把冲突看作一场战争,认为结果只会有两种:如果父母强硬,那么孩子就必须听父母的话多学习,如果父母宽容,那么结果就会相反。

当我们强硬时,就是在利用自己的权威强制孩子执行自己的决定。但这样,孩子会缺乏执行的动力,他们通常只是装装样子,根本不会认真地去学习。甚至还有可能对父母产生怨恨,认为父母对自己太严格,从而对学习产生反感情绪。

很多父母逼着孩子学各种各样的艺术班、补习班但却没有好的效果,就属于这种情况。

而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一味妥协的话,孩子就容易学会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这样将来到学校和社会,他也会想让别人都顺着他的心意,变得自私自利。那些长大后飞扬跋扈、甚至危害社会的人大多数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在两种方法间摇摆不定,他们也知道这两种“非赢即输”的方法没有太大成效,但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戈登博士和我们一样,早就看到了一味强硬和一味妥协的危害,所以为父母们提供了一种“没有输家的”的方法,被称为“第三法”。在第三法中,双方都会努力找到大家都接受的方案,冲突解决之后,没有人赢,也不会有人输。


那我们要如何运用“第三法”来解决和孩子的需求冲突呢?

通常我们需要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就是父母和孩子都要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父母必须要如实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真的感觉很累,每天下班后还要陪你写作业,我自己没有一点时间来放松”,但要避免发出责备孩子的信息,比如:“你这个孩子真是烦人!”

父母还要积极倾听孩子的需求,因为只有清楚地阐述冲突或者问题之后,才能够让双方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

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努力找出所有备选解决方案。

在这个阶段,要鼓励和督促孩子找出更多的备选方案。

比如父母想让孩子每天回家做一篇口算,但孩子却不愿意。在明确双方的需求之后,父母可以先听听孩子有什么想法,问问孩子:“让我们来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都满意呢?”

也许孩子会说:“我不想每天练习口算,我想复习一天语文、再复习一天数学。”

或者孩子还会提出:“我每天完成复习计划后,要让我玩一会游戏。”

这时,父母不要对孩子的解决方案做出任何的评判,可以先接纳所有的想法,并在必要的时候把它们写下来。

第三个步骤就是评估备选的解决方案。

父母可以说:“让我们来看看哪个方案比较好呢?”或者:“我们想出的这些方案怎么样?”然后,双方都坦诚地说出对方案的看法,并去掉那些父母和孩子都无法接受的解决方案,缩小方案的范围。

如果孩子说,坚决不接受每天做一篇口算,那么就要去掉这个每天做口算的方案,如果父母说不接受每天都玩游戏,那么也要让孩子理解,不选择每天玩游戏的方案。然后,再从剩下的方案中做出选择。

第四个步骤就要确定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了。

这个阶段,父母可以不断询问孩子:“你觉得这个方案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吗?你对这个方案感到满意吗?”

实在不满意也没有关系,因为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先试试看。

最后,一定要让所有人都明确表示同意执行这个决定,然后按照约定去做自己该做的。

第五个步骤就是要详细说明应该如何执行解决方案。

在这个步骤,要明确规定出谁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需要从什么时间开始等问题。

假如经过上面的步骤,父母和孩子选择了“每天晚上由孩子自己做出复习计划,在9点之间完成后就可以玩15分钟游戏”的方案,那么这时就需要确定:由什么时间开始执行、由谁负责计时等具体问题。

第六个步骤就是要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第一次决定的方案并不见得就是最好的,父母要经常问问孩子的意见,看他是否对这个决定感到满意。也要看看孩子是不是按照方案执行的,每天有没有做出复习计划、复习效果怎么样、玩游戏有没有耽误学习等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双方一起修改方案。

有的父母会担心,用“第三法”找不到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怎么办呢?其实,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如果有,就可以继续讨论,也可以回到第二个步骤,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还可以暂停解决冲突,第2天再重新开始。

但一定不要在“第三法”陷入困境的时候,又回到第一法,用自己的权威去逼迫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上当了,于是会更加不信任父母。


而在解决需求冲突的过程中,父母必须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那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对父母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呢?

生活中,孩子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烦恼,比如好朋友之间闹矛盾了、因为太胖感到自卑、因为上课打闹被老师批评了等等。

戈登博士告诉我们,这种问题并没有影响到父母的需求,是属于孩子自己的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父母不要一下子就把责任揽到自已身上,而是应该让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出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法。

这样做,一是因为父母不一定能为属于他人的问题找出好的解决方案;

二是因为如果父母总是把现成的解决方案送到孩子面前,就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坏习惯,无法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了,并不是说让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而是说父母不要总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换一种“不提供帮助”的方式。比如,利用“倾听”技巧,来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应用“倾听”的方法呢?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比如孩子和你说:“妈妈我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你回应道:“那咱们从今天开始每天多复习半小时吧!”

那么妈妈的回应,至少让孩子感觉到以下几种信息:

“你认为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复习。”

“你认为我不够努力。”

“你希望我改变我自己。”

这种建议的方式,包括其他我们所知道的命令、警告、批评和嘲笑,甚至包括我们平时认为好的回应,比如赞扬、规劝、解释和安慰等等都是不可取的。

因为在这些方式中,不管父母说什么,都会在孩子脑海中形成一副别人怎么看待他的图画,这些想法会不由自主地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沟通障碍。

那么父母到底该怎样应用“倾听”技巧呢?

首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邀请对方多说一些”,戈登博士称之为“门把手法”,这种方法能帮助父母打开和孩子的沟通之门。

这种方法的应用就是倾听者不发表任何自己的判断和情绪,只鼓励和邀请孩子分享他自己的想法。

比如可以说“真的吗?”“真有意思!”“我明白了!”

还可以邀请对方: “继续讲吧,妈妈听着呢!”“这件事真的对你很重要吧?”等等。

孩子听到这样的回应,就比较愿意打开话匣子,和父母继续交谈下去。

因为在这种回应方式下,父母传达给孩子的意思是:“我尊重你的想法和情绪”“我希望和你拥有亲密的关系”

孩子会从中受到鼓励,从而敞开心扉,向父母倾诉他们的情绪和想法。

除了邀请孩子开口的开启法,还有另一种更为有效的回应方法,那就是“积极倾听”的方法。

如果说“门把手法”打开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之门,那么“积极倾听”法则是让沟通之门保持敞开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积极倾听呢?

积极倾听,是与被动倾听相对应的,它要求信息的接收者不能总是沉默,而是要对发送者发送的信息进行积极反馈。

比如,孩子作为信息的发送者,对妈妈说:“妈妈,我想早点吃饭。”

妈妈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必须对这个信息进行解码,才能了解孩子内心正在发生着什么。

比如妈妈可能以为,儿子想早点吃完饭,是因为要出去找小朋友玩儿。

妈妈为了检查自己的理解是不是正确,就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

孩子听到妈妈的询问之后,就有可能回答:“妈妈,我是真的饿了!”

妈妈第一次反馈给孩子他所理解的信息时,这就是一种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能够帮助孩子减少对一些负面情绪的恐惧。比如,害怕、烦恼、失望等等。因为只有当人们受到鼓励,说出困扰他们的情绪时,这种情绪才能真正的得到释放,而父母积极倾听孩子的过程也会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要让积极倾听真正发挥作用,父母还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态度。

比如父母首先要有时间、也愿意花时间去听孩子说他的事情。

其次,父母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相信他有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最后父母不要害怕情绪的表达,因为情绪都是暂时的,不会永远存在于孩子的心中。

当然,并不是每次积极倾听,总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转变。但通过积极倾听,父母为孩子开启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那就是释放情绪和定义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会接受问题,并最终找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解决需求冲突的过程中,父母不但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还要让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需求。那么父母应该怎样与孩子说话,才能让孩子理解父母的感受呢?

也许每个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吧?

你辛苦地工作了一天,下班回来只想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但这个时候孩子缠着你,非要你和他到外面一起去玩。

想想这个时候你会怎样对孩子说呢?

你可能会说:“你先自己去找点别的东西玩吧!”

你还可能会说:“先让妈妈休息一会儿,你可以先去写作业!”

这一类的信息,不管是命令还是建议,都是把你的解决方案传达给了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需求比他的需求更重要,父母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出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父母还有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呢?”

或者:“妈妈已经很辛苦了,你要懂得体谅父母。”

这些不管是批评还是教导的信息,都是一种贬低孩子的信息,它们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孩子接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一般会感到内疚,或者感到父母不公平,父母不爱自己。为了对抗这种贬损行为,孩子常常做出非常激烈的反抗,父母不让做什么,就偏偏做什么。

这个时候,孩子的行为已经影响了父母的需求。

父母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权从生活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如果总是把孩子摆在家庭的第一位,却不考虑父母的需求,孩子长大后也容易变得自利自利、不知道感恩。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就应当采用一定的方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想法,做出适当的改变。

那么怎样与孩子说话,才能让孩子能耐心倾听父母的感受呢?

最重要的,就是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使用以“我”字开头的“我-信息”,而不是以“你”字开头的“你-信息”。

所有以“你”字开头或者包含“你”字的信息,都可以被称作“你-信息”。

比如,“你不能这样做!”“你真淘气!”这些都是“你-信息”。

假如父母的话以“我”这个字一头,只是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时,那么这些信息就是“我-信息。”

比如说:“我太累了!”“我现在不想出去玩儿!”等等。

完整的“我-信息”通常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不可接纳行为的一个描述,二是父母对这种行为的感受,三是这个行为对父母所造成的具体影响。

比如妈妈对孩子说:“我叫了你半个小时你都没有起床,我感觉到很气愤,因为这样我上班会迟到的。”

在这句话里,孩子半个小时没有起床,就是父母认为不可接受的行为。很气愤,是父母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父母还必须要详细说明孩子的行为对他们产生的具体影响。因为有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已的行为会带给别人什么,只有父母明确地告诉他,他才会明白,原来自己的做法是父母无法接受的,从而增加做出改变的机会。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信息”更好地发挥作用呢?

首先就是要避免把一些伪装的“你-信息”当成“我-信息”。

很多父母都误以为,只要在训斥孩子之前,加上“我觉得”三个字,就是“我-信息”了。

其实这是一种伪装的“你-信息”。

比如“你真讨厌!”和“我觉得你真讨厌!”这两句话,同样属于“你-信息”。

真正的“我-信息”不是单纯地以“我”字开头,而是是要明确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我很失望,我希望家里看起来整洁又干净。”等等。

如果我们告诉孩子他很讨厌,这样就容易引起激烈的反抗,而父母仅仅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就会让孩子觉得愿意为此做点什么,从而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承担责任。

这就是为什么“我-信息”比“你-信息”更加有效。

其次就是不要把愤怒这种次要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有的父母把鼓励和孩子沟通简单理解成了可以把愤怒倾泻在孩子身上,经常会对孩子说“我对你很生气!”,结果把孩子吓坏了。

其实,父母是没有分清自己的主要情绪是什么,而把愤怒这种次要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为什么说愤怒是一种次要情绪呢?

比如,我们带孩子去商场,一不小心将孩子弄丢了,那么父母四处寻找孩子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呢?大多数父母都会感觉:“我吓死了”“我感觉到特别担心”吧?

但一见到孩子,父母会立刻松一口气,转而表现得很愤怒,说出截然相反的话,:“你为什么不紧跟着我!”“你为什么总是这样淘气!”

但其实这个时候,担心是一种主要情绪,而愤怒只不过是一种次要情绪。

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其实大多是因为别人的行为引起了另一种情绪,比如尴尬,失望等等,我们把这些情绪称为初始情绪。

怒气是父母有意做出的一种姿态,其主要目的,其实是想向孩子表达自己的这些初始情绪。

所以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在发怒时,内心的真实情感是什么,而不要单单把愤怒这种怨恨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最后,我们要分清称赞和正面的“我-信息”之间的区别。

有很多父母的心目中,称赞孩子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

但戈登博士提示我们,父母称赞孩子时发出的几乎都是“你-信息”。

“你真乖!”“你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等等,这些信息中都包含着父母对孩子的判断和评估。

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表明,对孩子的称赞常常是具有操控性的,父母对孩子的某项行为进行称赞或者奖励,孩子就会特意地去做这种行为,这和驯兽师训练动物的原理是一样的。

而正面的“我-信息”和称赞是有区别的。

正面的“我-信息”只是一种传达内心真实情绪的工具,父母不会有意用这条信息来对孩子施加影响,让孩子重复父母希望他们做出的行为。


最后,希望通过今天的内容,你能学习到如何通过“没有输家”的方法来解决和孩子之间的需求冲突,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各个方面,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3日 下午7:17
下一篇 2022年5月23日 下午7: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