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春节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_()A、清朝)

春节在民间习惯称为过年。百节年为首,在中华民族众多节日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莫过于春节了。春节已有三多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而春节五一是一个最富有仪式感的民族节日。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集体记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文化积淀中,形成了诸多文化元素,值得我们传承发展。

一、辞旧迎新。送走旧的一岁,这就是辞旧;迎新,即对新的一年充满期望。春节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腊祭”。殷商时期年末岁首人们杀猪宰羊祭祀上天与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免祸免灾。西周初年,在一年一度新旧岁交替之际,即农历的十一月,人们举行丰收、迎新年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末。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就有除旧布新的文化意蕴。北方自古有大年夜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谐音“交子”,人们认为大年三十是旧年与新年相交的时刻,饺子也一般在除夕夜与新年交替之际食用,取“更岁交子”之意。北宋王安石所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辞旧迎新最好的写照。

二、阖家团圆。中国文化的本原源于家庭的血缘亲情。团圆是春节最大的主题,是春节文化的核心内涵。农历岁末的最后一个晚上称为大年夜、除夕,在这一夜所吃的晚饭,称作“年夜饭”,也称“团圆饭”,是春节团圆的象征符号。中国人为了生活,一年到头,四处奔波,远在他乡,无论天涯海角,不论处境如何,在春节来临之前一般都会收拾好行囊,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即便舟车劳顿,都会想尽办法,千辛万苦,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一年不赶,就赶三十晚”,一定要赶上除夕夜的团圆饭。这是春节的最高潮,全家人欢聚一堂,围坐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然后坐下来拉家常守岁,人间的幸福莫过于此。在开席之前,人们首先会祭祀先祖,待祭祀完成后才开始动筷吃饭。这一方面表现出对祖先的尊敬,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家人与已故祖先的团聚。在南方,不少地方有两样菜必不可少:一是象征“年年有余”的整鱼,二是象征“团团圆圆”的丸子(南方人俗称圆子)。对中国人来说,除夕“团圆饭”不仅是一场热闹的聚会、丰盛的晚宴,更是一场信仰的仪式、精神的圣餐。

三、文化传承。春节作为一年之中的大节,曾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祭祀祖先。古人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祖先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其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传承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春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更应以此为契机做好文化传承工作。

四、家庭教育。春节期间,一家人团聚,几代人同堂,共享天伦之乐、亲情之爱。除夕夜全家人团聚,往往令长辈在精神上得到无限安慰与满足,而晚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对长辈的养育之恩、感激之情。从大年初一开始就要出门向同族、乡亲和亲戚朋友拜年,“泛爱众而亲仁”“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优秀传统、风尚也得到了阐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1日 下午3:17
下一篇 2022年4月21日 下午3: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