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磨蹭了什么办

网上有个视频,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幼儿园门口,一个小萌娃脚蹭着地面一步一步往前挪。远处的保安大叔看到后,赶紧示范怎么迈大步,奈何小可爱自顾自迈着小碎步,总是离大门“十万八千里”。

任老母亲眼神凌厉,娃自巍然不动!

不亲自养个娃,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孩子能磨蹭到什么境界:

台灯旁的蚊子都被熬睡着了,他的两页字还没写完;

等你铺好床放好睡衣,他的牙膏盖还在和牙膏“依依话别”;

一番鸡飞狗跳,终于要出门了,他和鞋子还能再较三分钟劲……

以前读育儿书,总觉得对孩子要有耐心,要慢慢引导。

等自己做了老师、做了母亲后才发现,一个孩子一种性格,要解决孩子的磨蹭问题,根本就不能一概而论。

儿童性格心理学》中将孩子的性格类型分为4大类:

表现型、思考型、领导型、亲切型。

教育,不仅要因材施教,更要“对症下药”。

应对不同性格孩子的磨蹭,催法自然也不同。

孩子太磨蹭了什么办

表现型——夸着催

表现型孩子的特点:

开朗,热情,自信,乐观,胆子大,爱表现,充满活力,好奇心重,三分钟热度。

表现型孩子,性格特征非常外露。

在我们身边,那些说话最大声、见人最热情的孩子,百分之八九十都倾向于表现型。

催这类型的孩子,可以先从他们“喜欢挑战”的特点入手。

比如女儿小的时候,为了给她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我经常用沙漏和她玩挑战游戏。

小沙漏代表洗漱时间,大沙漏代表吃饭时间。

如果沙漏滴完时完成任务,我就会给她奖励一个贴纸。

这个时候,父母要建立起规则。

而且一旦规则建立,必须要严格执行

当孩子完成任务时,及时给他表扬和奖励,如果完不成,就得接受惩罚,哪怕孩子哭闹,也不能破坏之前制定的规则。

但是任何一套方法,用久了都会失去效果。这种因为持续作用而产生反效果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超限效应”。

这时候,可以尝试换个策略。

比如偶尔说说反话:

“我觉得你可能完不成这个任务吧。”

或者放低姿态,让他们的骄傲感得到满足:

“我可做不到,你一定能做到吧?”

之后,你就又能看到那个活力四射,加足马力向前冲的“火箭”孩子了。

孩子太磨蹭了什么办

思考型——先不催

思考型孩子的特点:

内敛,含蓄,严谨,细腻,善于思考,沉着冷静,重视逻辑,遵守规矩,理性又敏感。

我的一个学生,每次上台表演都喜欢排在最后一个。

你催他往前站,他都会说:“不着急,最后一个上台也挺好。”

有一次,她妈妈让我把他安排到了比较靠前的位置。他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只是安静地走到了队伍前面。

可等到一上台,才发现出问题了:他上场后非常紧张,连说话都是磕磕巴巴的。

找机会和他沟通完才知道:他每次都站在最后,是因为他怕自己表现不好,想先看看别人都是怎么表演的。

慢条斯理的背后,是他们谨慎敏感的心。

思考型的孩子,平时最爱说三句话:

“你先别急。”

“再等等。”

“我再想一想。”

他们喜欢所有的事都能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好说话,但如果大人贸然打乱他们的节奏,就很容易让他们感到不安。

如果你觉得他们比较磨蹭,用强制、吓唬、威胁的方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起反作用。

与其干着急,倒不如耐下心倾听,多问他们几句:

“你的想法是什么?”

“可以告诉我你的原因吗?”

等他们说出想法后,再表达你的意见和感受,一步一步引导他们把想法落实到行动。

孩子太磨蹭了什么办

领导型——耐心催

领导型孩子的特点:

勇敢,坚强,强势,坚定,喜欢赢,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目标明确,不肯轻易妥协,喜欢制定规则,既爱面子,也乐于反抗。

朋友的儿子从小就是学霸,自律性非常强。

一开始,她经常主动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后来发现孩子对她的计划总是提出质疑,甚至有时故意唱反调。

一个觉得对方太叛逆,一个觉得对方管得太多。

其实,指导型的孩子,是很有自己想法的,这类孩子特别讨厌被“管”。

一位妈妈在网上分享自己对付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方法:

忍住不催不陪,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大人不帮忙不纠正。从大人催,到孩子自己制定计划,从被动变主动。

果然,孩子的磨蹭问题立马改善了很多。

平时在生活中,也可以经常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到一些家庭决策中来。

领导型的孩子,与其拽着他走,不如放手。

孩子太磨蹭了什么办

亲切型——温柔催

亲切型孩子的特点:

羞涩,谨慎,温柔,和善,有好人缘,却不懂拒绝,是个慢性子,既安静又谦逊,愿意听从别人意见,喜欢把什么都藏在心里。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妹妹白皇后偷吃果塔,把吃剩的渣滓藏在了姐姐床下。本来她想说实话,但当母亲一直催问时,她反而因为害怕,闭口不说了。

这是因为,在四种性格类型的孩子里,亲切型的孩子最胆小。

他们感受情绪的能力非常强。

当你说:“能不能快一点。”

他们心里想的是:“妈妈生气了。”

你越催得急,他们越紧张害怕。

你提出的是问题,他们感受到的是情绪。

《西尔斯亲密育儿》书中有句话:“父母的亲密接触,是让胆小的孩子敞开心扉的秘诀。”

在和亲密型孩子沟通时,可以试着采用一些肢体语言。

比如:

蹲下身,保持目光平视,

说话时,拉着他们的手,

语速慢一点,缓一点,

还有,不要吝啬你的拥抱。

不着急,不发脾气,慢慢引导,才是应对这类孩子磨蹭问题最好的方法。

教育,是父母和孩子间的一场“善意的合作”。

性格没有好坏,每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不指责,不贴标签,多点耐心,平等交流。

从性格特点出发,帮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才是改善孩子行为问题的正确方式。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下午4:50
下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下午6: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