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养成教育问题)

父母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养成教育问题)

文|凝妈悟语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部分之一,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会讲到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包括孩子的行为安全,网络使用安全意识,防火,防水,防电,交通安全等等,这些都是要每一个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的安全意识。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惑?

不管对孩子说什么,做什么,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却不这么想,他认为你看他不顺眼,总是在干涉他的生活,想早点离开你,越远越好。

父母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养成教育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孩子叛逆吗?是他不懂事吗?

不是的,是我们的养育方式出了问题,我们给予了孩子很多爱,不希望孩子受伤害,孩子接收到的却是相反的信号。

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许多父母的养育错误,虽然这些错误我们也不想犯,但却在下意识地犯错,阻碍了亲子沟通、影响了亲子关系。

具体有哪些错误呢?总结来说,最容易犯的3个错误,值得每个父母审视自己。如果你意识到这些错误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努力去纠正,就会变成更好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会更深厚。

错误一,评判孩子的表现

孩子的表现让你非常满意时,你会忍不住夸他一句“你真棒”、“你真是好孩子”、“你真懂事”。

比如孩子本来不会搭积木,突然有一天搭了一个漂亮的城堡,你觉得孩子太厉害了。你累的时候,孩子帮你捶背,表现出关心的神态,你大喜过望。孩子很大方,不管是和年长的孩子玩,还是和年幼的孩子玩,都很懂得谦让,你非常欣慰。看到这些,表扬的话脱口而出。

孩子的表现让你不满时,你也会有情绪,忍不住训孩子“你太笨了”、“你太贪玩了”“你太差劲了”。

比如陪孩子写作业,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重复讲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不理解,你肯定很沮丧。跟孩子说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孩子却总是玩够了再说,你非常生气。让孩子好好写字,孩子写得总是七扭八歪,你会很难过。每当遇到这些事,难听的话就喷薄而出。

这些评价的词汇,说出来很简单,也表达了自己的情绪,自己是痛快了,却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为评判孩子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好,各种类型的标签限制孩子的健康发展。孩子只想得到好的标签,而避免被贴上不好的标签,常常会假装没错,或者对可能做错的事情持有防御心理,变得不敢做事,不想纠正错误。

一方面,孩子不体验、不经历一些事情,就不能正常成长。另一方面,父母的评判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人格特质和性格,孩子变得喜欢用评判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人包括父母。

所以,不要轻易评判孩子,而是描述孩子的具体行为、欣赏孩子的优点、赞赏孩子的努力

比如孩子成绩很好,就说“喜欢你努力学习的样子”。

孩子弹琴很好,就说“你下了很多功夫练琴,弹奏的曲子听起来很有感情。”

孩子的房间整体上很乱,但是书桌和书柜还是整齐的,也值得表扬。

孩子好的行为得到强化、重视和表扬,就会喜欢自己,喜欢父母。

错误二,忽视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世界并非我们想象得那样可以无忧无虑,他也会有各种感受或者说是情绪,比如悲伤、愤怒、痛苦、恐惧等等。

但是这些感受却往往被我们忽视了,认为孩子不应该有这些情绪,他应该是快乐的。于是我们经常忽略、否定孩子的感受、或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暂时摆脱痛苦。

忽略孩子的感受:

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不能经常陪伴孩子,把孩子委托给他人代为照顾,孩子会感到伤心。父母看孩子不高兴,就跟孩子说“不要难过,我给你买个好吃的。”或者说“周末我带你去游乐园。”

父母想通过这些方式哄孩子开心,实际上不承认孩子的感受。孩子明明有种不好的感受,却被告知不能有,让孩子感到父母是在责怪他。

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说从来没有吃过烤肉,实际上他是吃过的,父母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就是“瞎说,你上次不是吃过吗?”这就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年龄小,记性没有那么好,也许是确实忘了吃过烤肉这回事。孩子表达能力有限,描述也会有错误。不管怎么说,孩子真正的意思只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需要父母的陪伴,再吃一次烤肉。孩子的感受不被理解,就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在感受中转移注意力:

带孩子去商场的时候,孩子想要一个特别贵的玩具,父母不想给他买,孩子就开始哭闹不安。父母为了让孩子不哭,就采取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指着一个很便宜的玩具说“这个玩具多好啊,买这个吧!”

也许能暂时帮助孩子缓解情绪,但是并没有真正帮助孩子解决引起痛苦的问题。孩子的感受没有得到积极正面的回应,就难以和父母培养良好、开放、亲近的关系。

当我们知道孩子都有感受时,我们就要试着改变育儿方式。

试着用孩子的眼睛审视遇到的各种情景,回忆我们在孩子这么大年龄时的感受,用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感受

确认孩子的感受,和孩子产生共鸣,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谈论他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释放感受。孩子的感受被关注,这样就可以强化亲子关系。

错误三,干涉孩子的行为

虽然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不属于我们,只属于他自己,但是很多时候又忍不住自上而下的管教孩子,希望孩子听命于我们。

比如,孩子玩积木的时候,父母在一旁陪伴。孩子的能力有限,搭好的积木“哗啦”倒了,孩子刚要再尝试一个方法,父母等不及就开始指手划脚。孩子刚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搞一个新创意,父母预见性地说不行,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比如,孩子做一些让大人不喜欢的事情,或者不安全的事情,会立即得到禁止。“你不能拿这个东西,危险”、“你不能在这里画画,太乱了”、“你不能去打扰爸爸,影响他工作了”、“你不能看电视了,再看眼睛就瞎了”。

北师大朱旭东教授指出,“家长们对孩子用心了,但用的不是地方,主要以管教为主,处处充满痕迹深重的干涉,儿童所体会到的多是强制力,而不是教育。”

总之,不给孩子自由施展的空间,给孩子传递一堆负面信息,让孩子内心焦虑不安,总认为自己就是提线木偶,父母的负担,是一个错误的存在。

干涉孩子的行为,看上去是为孩子好,实际上是在破坏孩子的内在正常秩序,所以还是要少一些干涉和否定,多一些认可和肯定。

在保住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孩子沟通的时候,用正面语言替代负面语言。

比如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你这样拿就安全了”、“你在这里画就可以了”、“你到客厅去玩”、“你看电视1小时了,到了休息时间。”

孩子的行为得到正面强化,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和父母的关系就会很融洽。

结语

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但是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都出现了问题,原因就在于父母无意中犯下了一些养育错误,最主要的是3个错误。如果能意识到这些错误,努力去修复,亲子关系还会恢复到良好状态,孩子会成为你想要让他成为的样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30日 下午4:09
下一篇 2022年10月30日 下午6:03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会梦见孩子溺水自己儿女也溺水(自己梦里梦见女儿溺水)

    做梦,是全世界人民都经历过的事儿 而在我们的梦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 匪夷所思但类似的场景,比如: 尿急找不到厕所,找到也尿不出来被人追杀,四处逃命打电话永远都打不出去关键时刻总会梦…

    安全意识 2022年5月17日
  • 儿童防拐活动

    儿童防拐活动(儿童防丢防拐局) 年底将至,又到了孩童被诱拐的易发期。如何防止孩子被拐?家长们可要长点心了,这份儿童防拐指南请速看!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部分之…

    安全意识 2023年1月8日
  • 教育孩子用刀的危险(孩子拿刀怎么教育)

    教育子女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题,千万别用这“十把刀”,毁了孩子的未来。 花朵开得好还是坏,取决于根的质量。 孩子未来成长为什么样,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者、盘锦市前教育…

    安全意识 2022年5月9日
  • 宝宝发育迟缓的4种表现(宝宝发育迟缓有哪些症状)

    宝宝发育迟缓的4种表现(宝宝发育迟缓有哪些症状) 本文原创,欢迎个人分享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作者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

    安全意识 2023年1月13日
  • 幼儿防拐美篇

    幼儿防拐美篇(防拐防走失) 孩子走失要等多久才能报警?发现疑似被拐儿童怎么办?想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或身边有失踪被拐儿童的父母该如何寻亲?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

    安全意识 2023年1月22日
  • 防止被拐卖的方法

    避免儿童被拐卖这些母亲的警告(防止被拐卖的方法) 相信对于有宝宝的父母们来说,都想让自己的宝宝待在自己身边,平平安安的,但是总会有一些人甘愿丢掉自己的良心来干一些拐卖儿童的肮脏事,…

    安全意识 2022年6月9日
  • 《天下无拐》将上映

    《天下无拐》将上映(天下无拐首映)   由公安部宣传局和刑侦局打拐办支持的国内首部歌颂警察打击人贩子的正能量电影《天下无拐》原定档期3月8日“三八妇女节”上映。因为疫情影…

    安全意识 2022年11月26日
  • 时刻提醒孩子要预防溺水教育内容

    时刻提醒孩子要预防溺水教育内容(时刻提醒孩子要预防溺水教育教案) #你对防溺水教育天天打卡有何感想#天气持续高温酷热,又值暑假,溺亡事件高发频发。7月31日14时许,青海1名儿童因…

    安全意识 2022年11月25日
  • 孩子经常为小事歇斯底里

    孩子经常为小事歇斯底里(在孩子面前歇斯底里的危害)   最近,一到放学,我们小区里全是跳绳的小朋友。因为下周就要跳绳测评了,成绩对孩子们评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孩子们都…

    安全意识 2023年1月19日
  • 孩子防骗方法(家长教孩子如何预防被骗)

    莘莘学子们稍不注意 就可能陷入“诈骗陷阱”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骗子们往往会 “精准施策”、“因人施骗” 1 小学生篇 小学生没手机、没账号、没支付宝,怎么骗?家长有啊!开学…

    安全意识 2022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