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

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本文字数4948,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游戏力》。

作者劳伦斯.科恩博士,美国心理学家,专长为儿童游戏、游戏治疗和亲子教养。在临床工作中处理各种儿童、家庭、婚姻、受虐问题,让他深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联结的重要性,也致力于将这些经验加以领悟以推广。

游戏,是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一方面,它帮我们翻译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它也将我们的爱意传递给孩子。当我们用游戏的方式养育孩子,我们才能建立起和孩子心灵之间亲密的联结,我们才能看懂孩子,孩子才能明白我们,我们才能处理好彼此的关系,在笑声中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

 

01、什么是游戏力

什么是游戏力?游戏力就是父母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是互动的,孩子和父母之间有肢体接触,有欢声笑语,孩子通过这些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也能感受到孩子情绪和感情的变化。

父母和孩子在游戏的互动中,可以建立心理上的联结。孩子通过联结,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他内心才有安全感,才有勇气,才能比较好地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游戏力,我们可以让亲子关系保持密切。科恩博士说,游戏力对孩子有三大作用,这三个作用是层层递进的。

1、培育亲密感,让孩子远离孤独

一个孩子如果感到孤独,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能就很萎靡,喜欢躲在角落里,可是这时候如果他跟人交往,又很可能表现出蛮横、霸道的样子,让人觉得很讨厌。很多家长看不出孩子那些胡搅蛮缠背后的痛苦,或者看出来了,自己也无能为力。事实上,这种情况对任何父母都很艰难,不过并不是没有办法,游戏力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比如,有一个妈妈出了一次长差回来,发现儿子变得特别黏人,而且很容易烦躁,动不动就情绪崩溃。妈妈一出门就死拽着不放,抱着腿,哭着不让妈妈走。作者给她讲了游戏力的方法。后来,妈妈要出门打网球,这是这个妈妈唯一的可以喘口气的个人时间,儿子又哭着不让妈妈走。

这回妈妈没有趁着孩子被奶奶拉回去赶紧溜走,而是把儿子抱起来,一起坐在沙发上,很开心地跟他说,“好了,我不去打球了,我要跟你一起睡个午觉,好累呀。多舒服的枕头呀!”然后妈妈就假装打个哈欠,枕在儿子身上,很夸张地表演打呼噜。

儿子这个时候开始哈哈大笑,跟妈妈打闹起来,妈妈跟孩子又玩了一会儿之后,儿子主动说,“妈妈,你快迟到了,快走吧。”

游戏就是这么神奇,能让孩子感受到亲密和安全。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你玩游戏的时候心态是真的放平了,真的投入游戏,不要勉强装作平静,然后一直想怎么赶紧摆脱孩子的纠缠。

2、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远离无力感

经常受挫的孩子,会陷入无力感的陷阱里。他们心里害怕,可是会嘴硬说,我不想……我不会……,这其实是一种逃避。要帮孩子解决无力感的问题,其实父母就可以全身心地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在游戏里帮孩子建立自信。

3、培养情商

最后,游戏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情绪康复力,也就是我们说的“情商”,让孩子不会在悲伤的情绪中困住太久。

比如,孩子害怕打针,不要说针扎在身上的那会儿,大多数小孩都是一进打针室就开始嚎啕大哭。

作者就建议家长,跟孩子玩玩打针的游戏,让孩子扮成医生给你打针,你装作哭喊躲避的样子,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力量感,然后孩子在大笑中,就会释放自己对打针的恐惧和阴影。

02、如何运用游戏力

我们知道有了稳定的自信,孩子在遇到悲伤和痛苦的事情的时候,就可能会比较快地恢复过来。那家长到底该怎么运用游戏力,让它在孩子的成长中充分发挥出作用呢?

1、培养亲密感

首先,我们要培养和孩子的亲密感,就要经常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他们建立联结。联结是指父母和孩子在心灵上相互贴近的状态。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动态的,当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爱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交流是能够得到回应的,孩子会听我们的话。但如果我们一旦与孩子产生冲突,这种联结就会断裂,孩子无法感受到我们的爱,这个时候我们说什么孩子都不会听,也不愿意把他的想法告诉我们,亲子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我们要做的,不是建立联结后避免断裂,父母是没办法不和孩子起冲突的,而是断裂之后怎样重新与孩子联结。怎么做呢?那就是运用游戏力。

在游戏中有触摸和拥抱、有不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游戏还能创造的欢乐气氛……这些都是孩子更容易感受和理解的方式,帮助我们把“爸爸妈妈无条件地爱着你”传达给孩子。我们介绍一个游戏。

“爱的香香”。睡觉之前,妈妈涂一点润肤露或者按摩油在自己手掌上,告诉孩子:来玩按摩游戏啦,今天我们按摩用的香香可不一般,是我特别准备的一瓶“爱的香香”哦。香香抹到哪里,妈妈的爱就会跟着到哪里。这里面具体的语言,可以根据自家不同的情况调整。

然后开始轻柔地给孩子按摩,配合一些温柔的语言。比如:帮宝宝捏捏小胳膊,妈妈最爱宝宝的小胳膊。帮宝宝揉揉后背,把妈妈的爱涂很多很多在宝宝的后背。有时候按摩完一个部位,还可以亲一口。

需要注意的是,玩这个游戏最重要的是妈妈的专注,充满爱意眼神和温柔的触摸,带给孩子舒适亲密的感受。

作者说:孩子的内心需求,就像一个杯子,他需要不断地感受到关爱,就像一个杯子需要不断蓄水。当孩子累了、伤心了,他就需要有人照料、抚慰,重新感受到爱,就像杯子空了需要加水一样。

大人除了提供食物和抚摸外,安慰孩子难过的心情、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者交流谈心,都能重新为孩子的内心蓄水。一旦加满水,孩子们就能活力满满地继续去探索去尝试。

2、培养自信

一切进步,都需要适当的冒险。要冒一定的风险,才能持续探索有一定不确定性的新环境,然后去获得新的生存资源。而冒险探索,首先需要的就是自信。那作为一个孩子,他从哪里才能得到初始的自信呢?

第一波自信力:来自孩子刚刚出生时,获取基本生存需要的能力。如果婴儿发现:我一哭,就能喝到奶,我一笑,就有人跟着笑。那么,他就获得了对这个世界的最初的信心。

第二波自信力:来自蹒跚学步时,发现自己可以对别人说“不”,并且坚持自己的意见。这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这种自信力,最初就来源于孩子小时候让我们很烦恼的,动不动就说“不”地能力。

孩子其实天生就会说“不”,我们要做的,是保护他说“不”的能力,同时让他愿意和爸妈合作,遵守必要的规则。给孩子“爱的约束,而不是权威镇压”。怎么做呢?

比如,孩子逆反骂人,怎么用“游戏力”让他开开心心地不说脏话?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孩子为什么说脏话。

作者说,孩子骂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不懂礼貌,也不仅仅是求关注。更多时候是因为骂人能让孩子感到很有“力量”:既有“力量”支配自己的言行,又有“力量”伤害别人的感情。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满足孩子这种对力量感的需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随便说臭屁,但是你绝对不许说豆沙包。”绝大部分孩子,听到这,就会立刻开始改说豆沙包。因为他的需求不在于说什么词,而在于怎么说最能影响到周围的人。

当孩子开始说“豆沙包”,我们就要表现得大惊失色:“刚跟你说过不许说的!不许说!不许说!”最好再配合动作,比如跳起来去捂孩子的嘴,孩子多半会跑开,还一边跑一边喊“豆沙包”,那么我们就假装使劲追但追不上他,最后只好捂住自己的耳朵……

大家应该都能够想象孩子捉弄大人成功后,开心又得意的样子。他对力量感的需求已经在这个游戏中充分实现了,不需要再靠故意说脏话来满足了。

你可能要问,培养孩子的自信难道就要靠故意说反话吗?作者解释说: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利用了逆反心理而已,甚至也不只是为了把孩子的叛逆行为引向正途。

这类游戏事实上是让孩子体验两种“力量”:一是话语权的力量,二是闯禁区的力量。这都是自信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游戏只是以愉快好玩的方式让孩子得到了对这两种力量的满足而已。

第三波自信力,其实贯穿于孩子在这个世界中寻找自己位置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同龄人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不一样的反馈,有时候会感到自信,有时候会感到挫败。这时孩子的自信力就不仅来自于安全感了,还来自于竞争力。

什么是竞争力呢?就是某件事情我如果付出很多努力,甚至全力以赴去做,我就有可能获得它。我们需要一边让孩子持续得到关爱和尊重,一边也让给孩子经历不断地挑战,这样他们才会既知道付出努力的必要性,又不会因为挑战失败而陷入负面情绪出不来,逐渐享受挑战,很好地面对这个世界。

3、培养情商

情商不是天生就具备的。理智思考的部分要随着孩子成长而发育,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一点一点成熟。无法调节情绪往往是孩子很多所谓“问题行为”的根源。

比如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甚至摔东西打人,莫名地就哭闹不止,怎么哄都哄不好。当孩子正在发脾气,尤其是正处在强烈的愤怒或者难过中的时候,是不适合马上跟孩子玩游戏的。因为游戏力的核心是对孩子内心需求的理解和接纳。

孩子闹情绪的时候,首要需求是什么?是能够畅快地,自由地把情绪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自由地释放情绪。

孩子生气,那么我们就需要与孩子共情,陪伴他。当情绪能够自由地表达出来,孩子才更能接纳这件事,不至于压在心里成为更大的问题。

然后运用游戏力,帮孩子找到更好的、面对情绪的方式。第一帮助孩子认识情绪。书中介绍了一个工具,叫情绪测量仪。那根据我们想跟孩子讨论的不同情绪,可以相应地叫“愤怒测量仪”,“紧张测量仪”等等。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制作,形状像一把尺子,上面是1-10的刻度,这个刻度自己把握就行,而且不必非得用数字,也可以用颜色,比如绿色代表最轻,黄色代表中间程度,红色是最严重。这个测量计的作用就是帮孩子更准确、并且更直观地认识情绪的强度。

其次,帮助孩子增加正面情绪。有负面情绪就会有正面情绪,我们需要运用正面情绪来帮助孩子,避免被负面情绪压垮。

比如, “吹紧张”的游戏。把紧张吹给爸爸,再加上爸爸的配合,就让游戏特别滑稽好玩,有效地为孩子增加了正面情绪。

那什么样的游戏是好游戏呢?游戏是不是能产生笑声。作者说,在游戏力中,笑声,是建立联结的信号,是成功完成挑战的象征,也是孩子不再觉得痛苦和受伤的标志。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孩子笑。比如咯吱孩子。

那很多人说,我已经努力很久了,但是孩子仍然不受控,不肯合作。那这时候到底该怎么办呢?比如,早上起来不起床、晚上不睡觉、不肯吃饭等等。作者在书里分享过一个穿衣服的游戏。

他的女儿艾玛有一段时间早上不愿意自己穿衣服。心理学家当了爸爸,面对的难题跟我们大多数父母也差不多。他一开始也会烦躁,因为觉得穿衣服这种事,孩子明明做得到却不肯做,那就是在故意跟家长作对。但讲道理和催促没什么效果,反而让大家都越来越不耐烦。

有一次,科恩情急之下,抓起了女儿的两个布娃娃,表演起了玩偶剧。

A娃娃满怀挑衅地说:老天爷,她不会自己换衣服吧?她不知道怎么穿衣服啊!

B娃娃很有信心地说:她会的,她真的会自己换衣服。

A娃娃又说:不可能,她只有5岁啊,她不可能会自己换衣服。

这时候,艾玛就开始自己换衣服了。而柯恩让A娃娃正好没看见。于是这个娃娃总是说:哼哼,她根本不是自己穿的衣服。B娃娃则高声反驳:是她自己穿的!你根本没在看!

这个时候,艾玛不仅自己穿好了衣服,还笑得乐不可支。玩了几次之后,艾玛已经养成了自己穿衣服的习惯,不用每个早晨都上演一出玩偶剧了。但有时候她会直接提要求:爸爸,来玩那个玩偶说我不会换衣服的游戏吧。

本来一场大战通过游戏避免了,何乐而不为呢?那你可能会说,早上我没有时间和孩子玩游戏啊,但作者认为,我们用催促、命令的方式叫孩子起床,孩子不开心,抗拒、磨蹭,然后我们失去耐心,开始大吼大叫,搞不好孩子还会哭闹一场……这样消耗掉的时间可能更多。

相反,通过好玩的方式与孩子互动,看似耽误时间,但因为孩子会更配合,早晨的大小事情就都会进行得更顺利。用这样欢乐的小游戏互动,还能避免孩子产生被强迫的感觉,保护孩子的自主意识。

用游戏互动的方式来解决孩子早晨不起床挑食不爱吃蔬菜这些问题,并不是耍花招骗孩子听话,而是在遵守必要的规则和保护孩子的自主意识之间,找到一种很好的平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日 上午5:11
下一篇 2022年12月2日 上午6: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