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景区乱扔垃圾的看法

对于景区乱扔垃圾的看法(在景区乱扔垃圾危害)

来源:中国经济网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新闻背景:

近日,“新疆独库公路变垃圾公路”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有不少网友反映,在新疆独库公路看见垃圾遍地,尤其在停车区、休息站等场所,食品袋、塑料瓶遍地都是。对此,新疆文旅厅发文呼吁:请不要让独库公路变成垃圾场。

“垃圾成山”大煞风景

游客乱扔垃圾导致独库公路“垃圾成山”等现象,确实大煞风景。其实,不唯独是新疆,稍微检索一下相关信息就可发现,在一些热门景区,游客乱扔垃圾带来的困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独库公路作为地理位置偏僻的自然景区,不仅环境自净能力相对较低,且人工清扫、维护的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垃圾乱扔对景区的破坏程度要远高于一些成熟的景区。

独库公路的景色再美,也经不起游客折腾,文明旅游不能停留于口头上,而要落实于行动。不乱扔垃圾是文明旅游的基本常识,有关部门对此持续宣传多年,如今看来,相关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如今,我国已经是旅游大国,但不少游客的文明旅游素养显然没有跟上来。美丽的景色,需要人们的共同守护。

文明是文明者的通行证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文明都是出游前不能不做的“功课”,都是出游始终应该携带的“随身攻略”。个人和团体都要时刻意识到出游是赏美景,不是丢垃圾、添负担。每到一处都要自觉约束,做好身边人的榜样,把文明出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自身行动保护好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和公共利益。

“文明是文明者的通行证。”因为乱扔垃圾的现象太突出,已经超出景区负荷,甚至影响到一些动物的生存空间,景区为此不得不作出限流,这实际也是对出游自由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限制。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能成为文明出行者,那么大家就能获得更自由的出行便利,驰骋于更广阔的天地。由是观之,文明出游确实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出游越文明,出游越自由。

推动景区环境科学治理

景区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加大对重点路段的巡查力度,通过纳入旅游“黑名单”、罚款等手段,对不文明游客进行处罚。另外,还要加强宣传,引导游客文明出行,自觉保护旅游环境、生态环境。下一阶段,景区可考虑增加垃圾桶投放数量,提升垃圾清理频率。疏堵结合,才能更好地治理乱扔垃圾等不文明旅游乱象。

当然,独库公路有别于一般的景区,它全长560多公里,覆盖区域非常广阔,沿途景点既散又多。因此,基于独库景区的特殊性,管理亟须升级换代,应当系统科学布点,推动景区环境科学治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人民网、光明网、南方网、钱江晚报)

V视角:

@我是水瓶座00:自带垃圾袋,然后带走垃圾,很难吗?

@遇见你:这不是旅游,这是丢人!

@伴橘日记:美丽的风景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

@hyxyak102:做一个有素质的人,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轻抚狗头子不语:重罚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国民素质,任何地方都是如此。

@7货开户1分: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应措施,鼓励游客相互监督,并畅通举报渠道,让素质低劣的游客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对环境保护和治理来说,“从娃娃抓起”的宣传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将其纳入法治化的轨道,确保监管不留死角。不管是独库公路还是其他景区,摄像头可以少装,但举报渠道一定要畅通,一旦发现乱扔垃圾的行为,依据法律该重罚就重罚,不用客气。要知道,对乱扔垃圾行为的容忍,就是对景区环境的伤害,就是对我们共同家园的伤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30日 下午6:28
下一篇 2022年12月30日 下午7: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