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不知不觉中毁掉孩子一辈子!(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

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不知不觉中毁掉孩子一辈子!(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

01

我不擅长养花草和宠物。

曾经在家里养过一些花花草草,比如茉莉、百合、多肉,甚至仙人掌,结果难逃“死于非命”的下场。

至于养过的猫猫狗狗也没好多少,也是死的死跑的跑。

我认定,自己可能天生不适合养这些,也就不再操这份心。

可奇怪的是,我在办公室里养了一只乌龟和一株富贵竹却长得极好。

乌龟养了两年多,大约是我养得最久的动物了,从小石头大小慢慢变得手掌心那么大。

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不知不觉中毁掉孩子一辈子!(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

(小的那只是因为害怕它孤独,今年新来的伴儿)

富贵竹,更是一路攀升,像要接到天花板上去。

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不知不觉中毁掉孩子一辈子!(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

我回顾了一下饲养它们的过程,似乎也没什么特别,无非是一两天喂次食,换次水,富贵竹更是看到水干了才会拿去换。

那为什么在家养不好,在办公室反而能养好?

很简单,因为办公室养的乌龟和植物,我能天天看到它们,能捕捉到它们的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要加水,什么时候要喂食。

就比如,每天早上乌龟看到我来了,就会冲到盘边很欢快的划动的四肢,向我讨要食物。

同事说她家几个月大的宝宝,每天看到她回家就是这副表情。

而家里养的那些,从搬回去开始,总是想起来才看一下,其余时间都任由它们自生自灭,我看不到它们,自然不知道它们需要什么,养不活是正常,养得活才是奇迹。

原来,对人对事,

看见,就是真正的慈悲。

02

麦兜妈妈的画画班有一次给小朋友们布置的命题是“我暑假里的一天”。

让小朋友们自由发挥,把自己一天做的事情画下来。

小朋友不会说谎,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画了妈妈看手机这一场景。

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不知不觉中毁掉孩子一辈子!(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

有个小朋友画得特别形象,“妈妈躺在床上看手机”、“妈妈拿着手机上厕所”、“妈妈吃饭玩手机”,这些真实的生活场景跃然纸上。

有的小朋友甚至还特别注意到,妈妈玩手机的时候,把脚放在凳子上,完全一副自然惬意的表情。

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不知不觉中毁掉孩子一辈子!(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

通过这些画也可以看到,孩子的眼里有爸爸妈妈,这代表平时我们是在努力陪伴孩子。

但陪伴的同时我们人在,心却没有带。

我们看起来是在陪孩子,但眼里只有手机、电视或是其他什么,依然看不到孩子,不知道他们的需求,也不能真诚积极地给予孩子回应。

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而妈妈能在7秒内给出准确回应,婴儿就没有受挫感。若超过7秒,就会生出受挫感。

若总是受挫,甚至总是彻底受挫——妈妈基本不回应,那么,婴儿就会减少甚至再也不向妈妈发出呼叫。

这种现象,用精神分析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

无回应之处,就是绝境。

03

父母不能及时、准确地回应孩子会有什么后果呢?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有个特别形象的案例可以说明。

武志红老师有位来访者是企业高管,他的一个问题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非常非常紧张,紧张背后是自卑——他总觉得别人都对他说的话不感兴趣。

根据他的问题,武志红老师猜他和妈妈的关系质量有问题。

可是那位来访者不承认,他说,怎么可能,我和妈妈再好不过了。

并且说,几乎每天回家他都会和妈妈聊天,从晚上7点聊到10点,是很平常的事。

这位来访者已经三十多岁,在他的记忆中,他和妈妈的关系一直如此。

听他这么说,武志红老师继续问,既然和妈妈聊了那么多,那么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美好回忆吗?能不能说一两个。

没想到,来访者很惊讶地发现,竟然一个印象深刻的记忆都没有。

接着武志红老师又让他描绘一下和妈妈聊天的具体情形。

果不其然那个来访者和妈妈聊天的画面是,他永远看着妈妈说话,而妈妈给他一个侧脸,她的脸永远正对着前方,妈妈在听,也有回应,但从来都是心不在焉似的。

这让他时刻在怀疑,是不是他讲的事情没意思,妈妈不喜欢,甚至妈妈根本不爱他。

在这场咨询中,那位来访者发现,在普通关系里的那份紧张和自卑,就和他与妈妈关系里的这种感觉完全一致。

他也体验到了,在和妈妈这样谈话之后,他有多受伤,多愤怒。

当了解到问题的所在,那位来访者回家后向妈妈坦露了这份伤,并痛哭不已。

妈妈被震动到,接着学习和儿子在谈话时,面对面,眼睛对着眼睛,接连三次,她用心表达了对儿子的肯定。

三次有质量的回应,就让那位来访者的紧张大大改观,并接连战胜了几个难度很大挑战。

所以,看见,就是爱。

爱,可以有无比巨大的力量。

04

如此说来,养花草动物,跟养孩子其实有一些相似。

比如,后台也有一些妈妈问我,老人带的孩子跟妈妈不亲怎么办?

看过了以上的文字,可能就不难找到答案。

长期以来,孩子看到的只有奶奶、外婆,虽然他知道你是妈妈,也知道你的存在,可是他完全看不到你的脸,看到的只是你的背景和侧脸。

所以当孩子需要构建妈妈的画面时,他永远只能有个模糊的影子,没有温度、没有表情、没有生命。

所以那些把孩子留给老人,自己在外辛苦打拼的父母,对于你们的付出,也许孩子会感激,会欣赏,会敬佩,但绝对不可能会亲密。

因为,他看不到你。

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不知不觉中毁掉孩子一辈子!(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

当然,我并不是劝说所有的父母都放弃工作,24小时的陪着孩子。

这不可能,也不需要。

但是至少在你不那么忙的时候,能放下手机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并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全神贯注地听他说话。

妈妈如果回应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便在那一刻被确认了,存在了。

因为妈妈在这一刻的存在,也让孩子有了存在感。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

看见才是真正的“陪伴”。

陈妍:亲子关系咨询师、国家育婴师,专注亲子关系、儿童心理,与您一起分享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6日 上午10:15
下一篇 2024年3月26日 上午10: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