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222课:“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字部首是什么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222课,讲《说文解字》“此”部的三个汉字(“此”部只有这三个字,“些”是新附字,暂时不讲):此、啙、㭰(部分设备不能显示),后两个字是生僻字,因此,今天的重点汉字是此,其余两字了解即可。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此。读cǐ。“此”是《说文解字》540部部首汉字之一。现代汉语部首检字法取消了此部,部下汉字多移入“止”部检索。“此”是现代汉语常用字,现代字典检索归“止”部。《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此,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我们说过,《说文解字》中有“从某、从某”标志的,许慎确定的会意字,这里从止,从匕,匕即人之反文。看字形:

《说文解字》第222课:“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字部首是什么字)

(此字的字形演变)

这个字的字形争论很多:(1)在甲骨文里,此字都是一只脚,一个人,《字源》陈英杰称”会以足踏人之意“。此就是“跐”之初文。你看,字形是不是有点像是一只脚踢一个人的臀部;(2)林义光《文源》:“匕即人之反文。从人、止。此者,近处之称。近处,即其人所止之处也。”这两条从会意字角度解说。

此外:(3)陈邦福(近代研究甲骨、钟鼎、碑刻的专家,镇江人)以为此是“祡(前面课程讲过:燔烧柴祭天)”的省文;(4)黄约斋(近代语言学家,金华人)以为此是雌性动物之称,因为字从“匕(女性)”从止。这两条是从象形字角度解说。

以上说解,似乎都有其根据,仅从字形来说,我们无法准确看出“此”字的本义。其实,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汉字之中,一部分特别简单的字,后世解说往往争论很大。我们学习《说文解字》可以多了解,但却不要纠结于一定要遵从某种解说,毕竟古人不可能复生过来,所有的解说都是猜想。我们的办法是:都列出来,因为这样可以更充分地帮助大家理解这个字。

一般来说,此用作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与“彼”相对。《尔雅·释诂下》:“兹,此也。”邢昺《尔雅疏》:“此者,对彼之称。言近在是也。”吕叔湘《文言虚字·附录》:“此,这个。指人,指物,指地,指时,指事。”比如《诗经·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yì)“在彼国无人怨,在此国无人厌。《史记·河渠书》:“井渠之生自此始。”在这里产生了井渠。

《说文解字》第222课:“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字部首是什么字)

(陕西郑国渠)

又比如《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知己知彼,此是兵家要诀。此行是也。”也是这个用法。

此外,此还相当于“如此”、“这般”。比如《诗经·小雅·苕之华》:“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开花凌霄藤,叶子密又青。早知这样苦,不如不降生。

《说文解字》第222课:“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字部首是什么字)

(苕之华,其叶青青)

明代王世贞《过长平作长平行》:“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世间的怪事那有这般模样啊(指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俘虏),四十万人在同一天死掉。

此还用作副词。乃;则。就。《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有了德行就有了民众,有了民众就有了国土,有了国土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有了国用。

此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222课:“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字部首是什么字)

(此字的小篆写法)

2、啙。啙字现代汉语部首检字归“口”部,检字时要注意。读音有两个:

(一)zǐ。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窳(yǔ)也。阙。”许慎没有对这个字做六书判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其形则从此,从吅,此亦声。”他认为是形声字。本义是窳,就是弱,劣。

《方言》卷十:“啙,短也。”《广韵·荠韵》:“啙,弱也。”《汉书·地理志下》:“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故啙窳媮生,而亡积聚。”颜师古注称:“啙,短也。窳,弱也。言短力弱材不能勤作,故朝夕取给而无储偫(zhì,积蓄)也。”大意是,因为楚地资源丰富,朝夕可以随时取用,所以楚地人成了力弱不勤的人,因此没有储备和积蓄。

后来,“啙窳”一词,常常用来形容苟且不求上进。《玉篇·此部》:“啙,《史记》云:‘啙窳偷生。’谓苟且也。”清代谭嗣同《鹦鹉洲吊祢正平》:“丈夫啙窳偷生,固当伏剑断剑死。”我们知道,谭嗣同是真正不会苟且偷生的人,所以后世纪念他是真英雄。

《说文解字》第222课:“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字部首是什么字)

(谭嗣同像)

(二)cǐ 。读音出自《集韵》。有两个用法,(1)用同“呰(訾)”,《集韵·支韵》:“呰,苛也,或从吅(作啙)”;(2)用同“疵”。《集韵·支韵》:“呰,瑕也。或从吅(作啙)。”《汉书·叙传下》:“阉尹之啙,秽我明德。”颜师古注称:“啙,与疵同。”指宦官弘恭、石显等人谮毁萧望之、刘向、周堪等,使元帝杀贤傅良臣,连累汉元帝明德。

啙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222课:“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字部首是什么字)

(啙字的小篆写法)

3、㭰(这个字部分设备不能正常显示,字形是上面一个“此”,下面一个“朿”)。㭰字现代汉语部首检字归“止”部,检字时要注意。它的读音有两个:

(一)zuǐ。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㭰,识也。从此,朿声。一曰藏也。”形声字。这个字有两个意义:(1)识。无应用实例,暂缺详解。(2)藏。无应用实例,暂缺详解。

此外,㭰另有一义:口;鸟嘴。《广雅·释亲》中又有一解:“㭰,口也。”王念孙《广雅疏证》:“《众经音义》卷一引《字书》云:‘㭰,鸟喙也。’“《玉篇·此部》也有:“㭰,口也;鸟喙也。”《广韵·支韵》则说:“㭰,同“觜(嘴)”

《说文解字》第222课:“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字部首是什么字)

(鸟喙)

(二)zuī。读音出自《广韵》。石针。《广雅·释器》:“石针谓之㭰。”王念孙《广雅疏证》:“㭰者,锐末之名。”《集韵·支韵》:“㭰,《广雅》云:‘石针也。’”

《说文解字》第222课:“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字部首是什么字)

(石针的样子)

㭰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222课:“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字部首是什么字)

(㭰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22,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5日 上午1:16
下一篇 2024年4月25日 上午8:07

相关推荐

  • 休学一学期编入哪一年级

    休学一学期编入哪一年级 我是一个学生,曾经计划在本学期结束前休学一学期。这一决定让我非常失望,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个学校,并且希望在这个学期结束后继续留在这里学习。 我选择休学的原因是…

    教育百科 2024年5月30日
  • 厌学心理的概念

    厌学心理的概念 学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是很多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能会出现厌学心理。这种心理现象通常表现为对学习没有兴趣和热情,甚至出现了拒绝学习的情况。下面我们…

    教育百科 2025年5月11日
  • 初中生不上学要什么手续

    初中生不上学要什么手续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初中生选择通过在线学习等方式完成学业。然而,对于一些初中生来说,不上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需要办理一系列手…

    教育百科 2025年2月24日
  • 报考了还能休学吗

    报考了还能休学吗?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正在上学的学生来说,报考和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报考是指考生根据学校的要求提交相关资料,进行报名,然后等待考试的过程。而休学则是指…

    教育百科 2025年3月4日
  • 休学状态的学生能报名中考吗

    休学状态的学生能报名中考吗? 近年来,随着中考难度的不断增加,许多学生为了应对更大的挑战,选择休学。对于休学状态的学生能否报名中考,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20日
  • 青少年厌学情绪怎么回事

    青少年厌学情绪怎么回事 近年来,青少年厌学情绪越来越普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青少年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使得青少年厌学情绪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那么,青少年厌学情绪怎么回事?…

    教育百科 2025年10月14日
  • 抑郁症什么症状表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的症状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精力不足,睡眠问题,思考能力降低,甚至失去自杀的想法。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教育百科 2025年7月27日
  • 北京初中休学借读流程

    北京初中休学借读流程是什么? 北京初中休学借读流程是指学生因个人原因需要休学,但是学校没有足够的学位,或者学生需要离开学校一段时间,但又不愿意放弃学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休学借读的方…

    教育百科 2024年11月4日
  • 什么病可以休学

    休学是一种重要的医疗选择,对于患有某些疾病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休学可以让我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治疗,从而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以休学的疾病,以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了解这些…

    教育百科 2025年7月14日
  • 2025年福建全省考生理科多少名上本科

    2025年福建全省考生理科多少名上本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本科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那么,2025年福建全省考生理科多少名上本科呢? 根据最新的数据,2…

    教育百科 2024年12月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