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东坡小学 黄邱平:一堂近似数教学课(黄冈市东坡小学肖敏)

前几天学习了精确数和准确数。在教学第二环节中,我出示了示例10的主题图。并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一读主题图中的两句话:“有9985名运动员参加本届运动会”“将近10000人”。

我提出问题:那么,参加运动会的准确人数是多少?为什么?

学生纷纷举手:应该是9985人。我再追问:“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

“9985正好是接近10000的数。”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我继续问:那你们看看,这两个数哪个是准确数,哪个是近似数?学生很快分辨出来9985是精确数,10000是近似数。

学到这里,我提出在生活中,近似数的说法还有哪些关键词:学生兴致浓厚,说出“将近”“大约”“大概”“接近”“约”等关键词。这时,我又让学生一起做了个谁是精确数、谁是近似数的判断。

练习完成后,我又找出生活中的近似数的问题:“黄老师今年39岁。我跟别人介绍自己时,可以说自己接近多少岁?”

学生们顿时讨论起来,大多数学生齐说:“你可以说自己接近40岁”。有个学生说:“大约50岁”。紧接着,有个孩子大声发言:“大约60岁”。

很快,有学生举起小手:“老师,不对,39岁最接近的整十数是40。与50、60都离得比较远。”

通过生活中的数学小问题,学生们明白,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光可以看成整十,还应该找最接近的整十数。

课后与同事交流起学生的发言和看法时反思,学生只是单纯的模仿取近似数的方法,而忽略了近似数“近似”的意义。

《义务教程标准》: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可见,学生低层次的模仿是不易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更难以品味出数学思考的韵味和乐趣。

本节课在对近似数的教学上,通过实例直接告诉学生近似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近似数和精确数的区别,通过练习找近似数、找生活中运用近似数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给出学习的素材,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自己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在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小组学习合作,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比较探究得出理解近似数的取舍,建立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成功和喜悦。(作者:黄冈市东坡小学 黄邱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9日 下午5:55
下一篇 2024年4月29日 下午6: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