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哲学意蕴(学术随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刘 军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最鲜明品格。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在发展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也是把握一种思想理论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的根本立足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以新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内在动力、价值目标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刻体现发展目的论、动力论、价值论的有机统一。

从发展目的论来看,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强调发展为了人民,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从发展的动力论来看,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强调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揭示了发展的内在动力,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从发展的价值论来看,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由谁享有”的问题,强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阐明了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同时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发展中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民主权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出“精准扶贫”理念,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多的人在美丽中国建设中享受到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个方面,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思想理念,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良性互动。实践证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一定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6日 09 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下午2:40
下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下午2:46

相关推荐

  • 艺术生休学

    艺术生休学: 挑战自我,探索未来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作为和艺术有着紧密关联的艺术生,休学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休学不…

    教育百科 2025年5月18日
  • 把古诗唱给你听| 《竹石》(竹石古诗唱歌)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竹石》。 竹石 郑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18日
  • 不上学安踏鞋

    不上学安踏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标题,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们不想上学。这可能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 或者因为学校的环境不好,或者因为其他的原因。但是,无论原因是什么,不上学…

    教育百科 2025年5月30日
  • 小孩有暴力倾向 喜欢打人怎么治(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怎么教育)

    有暴力倾向的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如果孩子表现出暴力倾向,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采取积极的步骤来解决问题,确保孩子不会继续发展这种倾向,并且能够成长为一个健康,安全,负责任的…

    教育百科 2024年3月19日
  • 农村孩子厌学的情况说明

    农村孩子厌学的情况说明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开始接触到城市的生活和文化,但也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出现了厌学的情况。这种现象在近年来越来越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担…

    教育百科 2025年3月15日
  • 测试是否有抑郁(测试是否有忧郁症)

    测试是否有忧郁症 你是否最近感到情绪低落, 无法开心, 常常失眠, 或者想要自杀?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症状,那么你可能已经患有忧郁症了。忧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可能会影响你的情绪…

    教育百科 2024年9月1日
  • 孩子为什么想学习又厌学

    孩子为什么想学习又厌学 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挑战和困难,有时候他们既想学习,又会感到沮丧和厌学。这种情况称为“学习焦虑”或“学习困难”。 孩子们为什么想学习又厌学呢?…

    教育百科 2025年3月17日
  • 休学如何在学信网修改信息

    休学如何在学信网修改信息 休学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必要选择,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学生们需要在家里接受额外的教育或学习。然而,在休学期间,学生需要确保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学业记录得到妥善处理…

    教育百科 2024年5月31日
  • 一不上学二不上学三不上学文案

    一不上学,二不上学,三不上学。这是一段关于上学的经历了,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段令人沮丧和失望的经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上学是我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如果我们不上学,我…

    教育百科 16小时前
  • 杜甫的拼音是fu还是pu杜甫的三吏三别指的是

    杜甫的拼音是fu,三吏三别指的是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写实主义的风格著称。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三吏三别是一组反映官场黑暗的诗歌。 三…

    教育百科 2025年1月27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